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澄《别赵子序》的文论价值
作者:李宜蓬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乎气  文本乎气  唐宋七子  唐宋七子  通经为本  通经为本 
描述:《别赵子序》是吴澄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文学思想的最早最集中的阐述,其中蕴涵了以文本乎气为核心的文原论、以唐宋七子为标志的文统论以及以通经为本为宗旨的作家修养论等文学理论,在元代乃至中国古代文论
王安石的二三细事成武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大学校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般说来,王安石在历史上留名,一是由于他推行了新政,他的名字进入了 《列宁全集》,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实行变法时所表现出的果决立场,集中地反映在“三不足”上———“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二是他在文学界的影响,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词作不多但有新意,政论文章以严谨
“行针布线”:驹、储光羲诗的相似处
作者:孙明材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辙    储光羲  曾季狸  行针布线 
描述:苏辙曾在《题驹秀才诗卷一绝》中评驹诗说:我读君诗笑无语,恍然重见储光羲。对苏辙的这句评价,曾有学者不以为然。其实苏辙的评价还是能够成立的。驹诗与储光羲诗在行针布线——诗意的处理、安排上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