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9)
报纸(30)
学位论文(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5)
地方文献 (17)
按年份分组
2013(7)
2012(10)
2009(19)
2006(12)
2002(3)
1998(2)
1997(4)
1989(5)
1982(4)
按来源分组
中学语文(6)
河南冶金(1)
浦东开发(1)
福建文学(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1)
初中生·二年级(1)
湖北招生考试(1)
唐都学刊(1)
图书馆学研究(1)
学生阅读世界(1)
“得体性原则”应是修辞的最高原则
作者:韦世林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  得体  最高原则  语旨  语境  语效 
描述:本文把“得体性原则”放在一个开放系统中探讨,不仅探讨了该原则与其它修辞原则的关系,而且阐析了“得体性原则”与生活、实践的唯物主义原则、与哲学的“适度”原则、与美学的“和谐”原则以及与修辞学史
北宋新学学派的文字训诂学審视
作者:李文澤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宋神宗  文字训诂  上卷  解释  王氏父子  原则  四库提要  注释 
描述:北宋新学学派是指王安石以及他的门弟子、追随者所组成的一个政治、学术团体。《宋元学案》设立"荆公新学略",将他们作为北宋一大学术流派,与关洛学、蜀学、闽学等诸多派别并列。新学学派在政治上倡导变法革新,舆旧党相对峙,在当时又
模糊语言的运用原则与美学特征
作者:杜文霞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糊语言  弹张性  联想性  联想  含蓄 
描述:模糊语言的根本特征是语义的弹张性与内容的联想性。模糊语言的运用原则、修辞效果、审美特征等都是围绕着这一特征进行的。语言交际目的的准确性原则是使用模糊语言的必要条件。联想是模糊语言的修辞灵魂,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