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品词析句入
作者:彭仲恺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词  析句  《问来使》  深层内涵  词语  教学效果  陶渊明  联想和想象  王安石  意境优美 
描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这首语言朴实,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怀乡情感。赏析这首时,我引导学生扣住诗中看似平常的词句,分析它们的深层内涵,学生由此获得了感情上
“和”之
作者:黄清奎  来源:公关世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丑  中庸之道  “好”  “福”  汉字  论语  太玄  不和谐  王安石  子路 
描述:若想在汉字里挑个最‘好”的字眼儿,挑什么?我看,“和”最合适。“好”太宽泛、抽象;“”太模糊;“乐”、“福”、“贵”过窄;“吉”、“祥”又太玄。而且,好坏相依、美丑相随,“富贵吉祥”对面就是“贫贱
探访元极路 临莲花山
作者:周喜俊  来源:统一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莲花山  元极学  人天科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长江中游  大文化氛围  陶渊明  人文景观  文化名城  王安石 
描述:观?这一切似乎都在其次,而最让我感动的却是那浓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神奇的现代人天科学相融的大文化氛围。
奇石的错位
作者:李海负  来源:花木盆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裂隙  错位  成岩过程  奇石  地质学  李四光  岩石  柔性  地质力学  方解石脉 
描述:石固结成岩之后发生的,将岩石如同豆腐块一样切断。从照片可见,裂隙有两期,横的三条发生得早,竖的两条发生得晚,将先期的错断,从中可以量出断距来。两组裂隙均被方解石脉充填,地质力学之父李四光教授称其为张性裂隙。柔性裂隙(见图片2)则不然,它是在岩石尚未完全固结,即在成岩过程中、具可塑性之际形成的,它的特点是不露痕迹,尽得风流。如图中三角形的高线,将石头(表现为图案)一分为二,即为柔性裂隙,李四光称其为压扭性裂隙。无论何
地展示——我教《金山寺》
作者:郭仲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京剧艺术  演员  基本功  人物性格  优秀传统  中国戏曲  念白  观众  塑造人物 
描述:寺》就足一出脍炙人口、常演不衰的优秀传统剧目。由于它是传统京剧表演中的一出“刀马旦”行的功夫戏,要学好演好这出难
《红楼梦》回目语言探
作者:刘永良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回目  目的语言  性格特征  《牡丹亭》  《西厢记》  艺术效果  曹雪芹  蛇影杯弓  中山狼  重音韵 
描述:《红楼梦》回目语言探刘永良《红楼梦》的回目别具特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研究界对此已有一些论述,但一般都谈得很宽泛。因此,本文拟就《红楼梦》回目的语言艺术之,从音韵
早期儒家與人類中心主義環哲學的對話
作者:莊慶信  来源:哲學與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類中心主義  哲學  早期儒家  倫理  倫理原則    天人合德  價值陶成 
描述:由於此中西兩種思想十分類似,本研究將考查兩者之間到底有何異同?彼此能否透過對話而更為成長?為現代中國人什麼樣的環哲學比較合適?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早期儒家的環倫理、環倫理基礎、環素養與西方
“加冠”和“摘帽
作者:陆精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五言诗  近体诗  宋代  原作  七言诗  洪迈  王安石  吻合  随笔 
描述:近体诗以方寸之地描摹万物,诗人力求辞约意丰自不待言。然以家观之,即使精短篇什,亦非无可行增删改易之处。加冠、摘帽即为诗歌意蕴变化之法。所谓加冠,就是句前添字,化五言作七言,令原作在意境上生出变化
陆九渊的诗论及其
作者:姜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陶渊明  诗论  诗歌风格  田园诗  江西  哲理  题赠  《大雅》  “本心” 
描述:陆九渊的诗论及其
分唐宋试论
作者:陶新民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李商隐  晚唐体  西昆体  欧阳修  杜甫  王安石  唐诗  唐宋诗  近体 
描述:分唐宋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