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颠非颠
作者:刘长春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中国书法  博览群书  词论  人生价值  孟浩然  行为艺术  俯仰  皇帝 
描述:许,因为他的不能与世俯仰,落得"仕数困踬"的
论《牡丹亭》中的杜
作者:赵霞  来源: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杜娘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
青春版《牡丹亭》: 让青年观众昆曲
作者:文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青年观  昆曲艺术  白先勇  浪漫主义特色  音乐节  表演艺术  海峡两岸  汤显祖  明代戏曲 
描述: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将于十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日晚连续三天在北京世纪剧院隆重上演我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经典昆剧连本大戏《牡丹亭》,这是继第二届音乐节上演交响评剧《乾坤带》之后,戏曲演出第二次进入北京国际音乐节。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与知名作家白先勇等海峡两岸艺术家共同完成的青春版《牡丹亭》,经
华和她的“鱼头皇”
作者:潘国钧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千岛湖  鱼头  楼外楼  百年老店  杭州  《牡丹亭》  胖头鱼  研制开发  创新精神  总经理 
描述:华和她的“鱼头皇”
论杜娘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
作者:陈湘庸  来源: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汤显祖笔下的杜娘是个性意识、情感意识的自我觉醒者。肯定人的欲望、人的情感存在的合理性正是其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之所在。
特别的给特别的你——来自南京中科灵芝的报道
作者:赵瑞芬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灵芝  封建统治者  抗肿瘤  京中  综合治疗  神话传说  神奇传说  《白蛇传》  王安石  活性物质 
描述: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关于灵芝的种种神奇传说绵延不绝。灵芝俗称“仙草”,上古时期称为“瑶草”,传说中乃炎帝之季女瑶姬的魂魄所化。灵芝既然是“神物”,自然也被封建统治者视为上天旨意的体现,得不到灵芝就仿佛没有得到天授,作为皇帝,其权力和意志的至高无上就会有问题。因此
对崔莺莺、杜娘、林黛玉的比较分析
作者:陈慧芬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林黛玉  封建礼制  《西厢记》  《牡丹亭》《红楼梦》 
描述:崔莺莺是相国小姐,杜娘是太守的千金,林黛玉是清代贵族之家的小姐,又寄居在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府。在这样的官府门第里,她们受到的都是封建礼制的教育,其爱情都受到封建家长的百般阻挠。
叙述生命的需要——《牡丹亭》中杜娘意义再探讨
作者:杜改俊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  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 
描述:《牡丹亭》的主旨是在叙述人的生命需要 ,即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崔莺莺、杜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作者:陈慧芬 张永波  来源: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林黛玉  第四册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人物形象  高中  语文  阅读指导  对比阅读 
描述:崔莺莺、杜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一曲生命美学的颂歌——话本《杜娘慕色还魂》和传奇《牡丹亭
作者:张静秋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娘慕色还魂  娘慕色还魂  悲剧观  悲剧观  情至说  情至说 
描述:从背景环境、人物形象、语言色彩几方面入手,将《牡丹亭》与其蓝本《杜娘慕色还魂》进行溯本探源的比较后,不难发现《牡丹亭》在文学创作上超越《杜娘慕色还魂》的原因,尤其《牡丹亭》体现出汤显祖“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