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47)
报纸(2117)
学位论文(94)
会议论文(72)
图书(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05)
地方文献 (356)
非遗保护 (82)
地方风物 (71)
红色文化 (16)
才乡教育 (16)
宗教集要 (13)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492)
2013(339)
2010(320)
2008(262)
2005(92)
2001(87)
1999(53)
1994(49)
1984(29)
按来源分组
中国质量报(3)
高校地质学报(3)
商务印书馆(2)
钟山(2)
黔南日报(1)
渭南日报(1)
作家文摘报(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中国北方、新生代板内拉张性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作者:阎国翰  来源: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北方  中国北方      新生代  新生代  拉张性岩浆作用  拉张性岩浆作用  地球动力学  地球动力学 
描述:分为早第三纪、晚第三纪和第四纪三个时期,以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等基性火山岩为特征。中生代和新生代两次岩浆活动存在各自集中分布的特点,分别构成九个岩浆作用集中区。基于上述资料和借助于地幔柱模型,作者初步探讨了中国北方岩石圈板块的漂移方向和移动距离等问题。
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的四个关系——为纪恒著《农业产业化发
作者:陈吉元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四个关系  农业规模经营  发展论  正确处理  经营组织形式  第二个飞跃  农业产业化经营  经济类型  所有制 
描述:从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出发,我认为要顺利推进农业产业化,要以改革的精神和办法,解决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矛盾,特别是涉及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第一,要处理好经营组织形式、所有制经济类型单一化与多样化的关系。当前我国各地农业产业化无论是经营组织形...
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的四个关系:为纪恒著《农业产业化发展
作者:陈吉元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  中国 
描述: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的四个关系:为纪恒著《农业产业化发展
《周礼》的土地所有制问题
作者:李雪山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土地所有制  《左传》  云梦秦简  土地所有权  土地制度  银雀山汉简  使用权  《田法》  土地私有 
描述:《周礼》的土地所有制问题雪山《周礼》又名《周官》,是研究先秦史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书中土地制度的资料颇多,是本文的基本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是国有还是私有,这是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一般说来
为洋用《牡丹亭》
作者:丁丽英  来源:天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演员  观众  昆剧  幕布  水池  汤显祖  柳梦梅  舞台  剧情 
描述:引入瞩目。它还原了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完整的五十五出戏,加上现代的舞台经验和戏曲创新,
《诗》之酒
作者:扬之水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  清酒  郑注  《周礼》  明水  日常生活  《周礼正义》  “制礼作乐”  酿酒  水化合物 
描述:《诗》之酒
古代曲论的“本色”论
作者:赵山林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曲论  “本色论”  戏曲语言  何良俊  《西厢》  语言风格  开先  审美特色  雅俗之间  汤显祖 
描述:古代曲论的“本色”论
在困境求生存的戏曲
作者:郭斌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戏曲史  戏曲艺术  戏曲界  困境  低级趣味  衰落  汤显祖  演员  昆曲 
描述:息是,其环球公演的计划终于被搁置了。与此同时,江苏省昆剧团组织了多
中国文学、文化常识的“四”
作者:李嗣颋  来源:语文世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化常识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梁山伯与祝英台  《水浒传》  《牡丹亭》  《西厢记》  《长生殿》  应天府书院 
描述:中国文学、文化常识的“四”
南京文献记载的杏花村
作者:邓振明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杏花村  文献记载  《清明》  《太平寰宇记》  杜牧  南京  《大清一统志》  《四库全书总目》  大明一统志  汪士铎 
描述:宋朝谢枋得(1226~1289)所编《千家诗》中有首署名为晚唐杜牧(803~853)作品的《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未见于杜牧的《樊川文集》、《外集》及《别集》,也未见于《全唐诗》。大概是因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