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775)
报纸
(239)
会议论文
(22)
学位论文
(20)
图书
(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81)
才乡教育
(122)
地方文献
(57)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4
(131)
2013
(44)
2012
(63)
2007
(29)
2006
(27)
2004
(24)
1999
(44)
1998
(66)
1994
(20)
1991
(14)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54)
其它
(46)
船山学刊
(6)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宜宾学院学报
(2)
东吴哲学学报
(1)
办公室业务
(1)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
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1)
清史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根本分歧
哲学
王学统
如来藏
工夫论
宋代
情
异同
陆九渊
冯延巳词
《朱子晚年全論》
《洪范传》
南北朝
礼记
大地主
妇人大全良方
哲学思想
区别
为学路径
朱陆之辩
程颐思想
理气未始相离
理学
朱熹
周濂溪
哲学史
和会朱陆
太极
哲学研究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朱陆异同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66
条
“里面出来”与“外面入去”:
朱
陆
哲学
异同
管见:[朱熹、陆九
作者:
王伟民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宋代
描述:
“里面出来”与“外面入去”:
朱
陆
哲学
异同
管见:[朱熹、陆九
朱
陆
之辩的哲学实质--兼论
陆
象山的学术渊源
作者:
彭永捷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
陆
之辩
《孟子》
学术渊源
“志”
“理”
哲学实质
陆九渊
陆
象山
“心”
伦理与道德
描述:
。
朱
陆
之带与
朱
陆
异同
也同样是东亚儒学发展的一条主线,把握了这条主线,也就把握了整个东亚儒学的学术走向与流变。从哲学史角度来看,朱子与象山究竟在争论什么问题,或者说
朱
陆
之辩的哲学实质是什么?对此,以往
朱
陆
学术考辨五种
作者:
吴长庚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学术考辨
描述:
采熹、陆九渊学术
异同
问题,自南宋鹅湖之会以迄明清时代一直论辩不休。主要著作有五种:程敏政的《道一编》、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陈建的《学通辩》、李绂的《朱子晚年全论》、郑之侨的《鹅湖讲学会编》。兹
朱
陆
学术考辨五种:[朱熹、陆九渊]
作者:
吴长庚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宋代
描述:
朱
陆
学术考辨五种:[朱熹、陆九渊]
陆
象山社会成人教育思想:兼谈
陆
朱
《太极图说》论辩的实质
作者:
杨云生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
象山
陆
象山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
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
描述:
陆
象山提出以“保极”为目标的社会成人教育思想。“保极”必须“保心”,官吏必须廉洁正直并减省民力负担。
陆
象山社会成人教育思想:兼谈
陆
朱
《太极图说》论辩的实质:[
作者:
杨云生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
描述:
陆
象山社会成人教育思想:兼谈
陆
朱
《太极图说》论辩的实质:[
说
“半”
作者:
曹金兴
来源:
瞭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半”
《现代汉语词典》
沈从文
《登金陵凤凰台》
当代女性散文
对立统一规律
《牡丹亭》
张兆和
竖起耳朵听
张爱玲
描述:
说
“半”
说
“送”
作者:
黎莎
来源:
统计与预测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送”
“将”
打得落花流水
社会风气
无产阶级革命家
记者招待会
《水浒》
王安石
君子之交
周恩来
描述:
孟姜女千里迢迢给丈夫送寒衣,送的是妻子的爱;长征路上周恩来把自己的毛毯送给
朱
总司令御寒,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的心;兰考十万群众送他们的好书记焦裕禄,送的是一座高高的碑……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
说
“示”
作者:
雷汉卿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符号化处理
“象”
少数民族宗教
《周礼
甲骨文
语言哲学
引伸义
万物有灵
江苏连云港
词源义
描述: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类学、考古学资料,用文化观点揭示《
说
文》“示”字
说
解所包含的语言哲学观点,分析“示”字构形取象之理,力求从文字演变角度说明神主由旷野进入庙堂的历程。
陆
象山没有唯心主义认识论
作者:
龙跃牛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认识论
对象论
对象论
价值论
价值论
知至
知至
本体论
本体论
思维与存在
思维与存在
描述:
中国哲人在哲学的内容上是把自然界和人本身作为人伦价值来思考,这种思维不属于对象论;在方法论上
陆
学的“发明本心”和学而“知至”仅仅是涉及修养方法问题,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