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96)
期刊文章(4572)
会议论文(84)
图书(28)
学位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13)
地方文献 (53)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7)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4)
按年份分组
2014(5507)
2013(221)
2008(248)
2003(169)
2001(158)
1993(76)
1987(111)
1984(61)
1981(41)
1979(8)
按来源分组
上海证券报(32)
法制晚报(13)
山东商报(12)
舟山日报(6)
中国花卉盆景(5)
科学时代(3)
语文世界(初中版)(1)
雨花(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青春版《牡丹亭》“意象”的艺术功能
作者:邓斯博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意象  意象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在原著的基础上成功地发掘和创新花意象群,在人物塑造上以装点人物外形,更以描摹人物内心;在剧情建构上,该剧将渗透到情节主线,使重要关目之间形成勾连和呼应;在舞台上该剧以表现语言
关于“格以代”的考辩
作者:冯韵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格以代  “文学退化论”  考辩 
描述: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来的重要命题格以代是一个极容易产生歧义的命题。学界往往认为该命题就是意味着文学退化论。那么格以代是否就只有这一层意思呢?它是否还有其他的含义?这些都值得思考。从格以代
满身雨燕飞来
作者:朱野坪  来源:少年文艺(写作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燕子  蝴蝶  象征  晏殊  雨燕  迁徒  祝英台  民族色彩  奥运会  梁祝 
描述: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大自然会给我们怎样的信息呢?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春天似乎由它带来。燕子又称乌衣、玄鸟等,常见的有家燕,是人们最熟悉的鸟类之一。它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诗经》中就有"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的诗句。经过千百年来诗人的反复歌咏,积淀成具有民族色彩
诗文中的雪和
作者:田渝生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唐朝  范成大  南北朝  冬去春来  宋代诗人  水花  古代诗人  王安石  去雪 
描述:昔去雪如花,今来似雪。这是南北朝诗人范云《别诗》中的诗句,其中,诗人用雪去和来的变化,来表示冬去春来的季节更迭。在古代诗人的诗作中,雪和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宋代诗人张元在诗作《雪》中写道:战罢玉龙
吴门昆曲百年
作者:韩晗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白先勇  艺术  牡丹亭  文化遗产  苏州  余秋雨  非物质  音乐  雅化 
描述: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曲高和寡却绵延百年而不衰。也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荣列世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却无狂喜过望,照旧以简单的形式平淡地生活。有人说,这就是真正的艺术。也有人说,这才是所谓的道行。
港里的牡丹亭到底修好了没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家住温州村的本报老读者陈康因得了重病而瘫在床上数月了,他让保姆打进热线问记者,11月份他在报纸上看到港的牡丹亭在修,不知道现在修好了没有?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下,新的牡丹亭跟原来有什么不一样?陈康
《浮生梦》:百感人生尽付昆曲
作者:罗屿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杜丽娘  恭王府  江苏省  牡丹亭  红楼梦  演出  汤显祖  寻梦  柳梦梅 
描述:,恭王府戏楼再现梦境,江苏省昆剧院排演的《浮生梦》
王先春:“深圳推手”的非常道()
作者:山明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常道  投资者  量价关系  深圳  推手  股价  成交量  股票  价格  重要支撑 
描述:从一个闯荡特区的湘北"穷阿仔",成长为一个机构操盘手,再到掌管上亿资金的私募基金经理,他以独到的视角和骄人的业绩,成名网络,震撼股坛,其成功原因何在?9年间,他苦苦追寻的股海制胜的"非常道",向万千投资者揭示了他获取成功的奥秘。
香港锦添粤剧团将演出《帝女花》、《紫钗记》
作者:暂无 来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香港锦添粤剧团于2008年7月,在香港新光戏院上演粤剧传统戏《帝女花》和《紫钗记》。主演为梁宛华、冯锦铃。
才子佳人戏曲中“”意象琐议——以《西厢记》、《牡丹亭》、
作者:庞婧文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  ”意象  意境  意境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描述:中国古代文学中,""意象的出现率很高,本文从文本切入,选取《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为例,探索""意象在戏曲中的情感内涵、情节结构和主题建构诸方面,考察""意象在戏曲中的审美价值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