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孔子法律思想与周礼
作者:王占通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法律思想  先秦儒家  实践基础  继承关系  实际状况  家礼  礼论  研究中  道德规范  法律规范 
描述: 先秦儒家的礼学即其法律思想,舍礼学则无其法律思想,而儒家的礼学是在西周礼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我们研究先秦法律思想不能不对周礼的实际状况和儒家礼学与周礼的继承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然而在以前的研究
孔子经世致用的文艺观说略
作者:周凤章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世致用  孔子  文艺观  基本思想  政治主张  文艺思想  文化典籍  周礼  统治阶级  伦理观念 
描述:,拼其殊年余力发掘和整理古代的文化典籍,积极地进行“正乐”和“删诗”的工作.正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法律思想论辩考评
作者:若然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法律思想  商品经济  重农抑商  商品货币经济  《商君书》  《史记》  《周礼》  先秦时期  《汉书》  考评 
描述: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通过《周礼》与《商君书》、《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研究,对此略加考评。
浅谈《前赤壁赋》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作者:李厚肃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赤壁赋》  艺术特色  赤壁之战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黄州  思想  代表作  散文  韩愈 
描述:之战的赤壁在湖北嘉鱼县东北的长江南岸。苏轼写赋时,只是借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情。他曾多次游黄州赤壁,看到这里山川险要,雄据大江,因而豪性勃发,先后写了两
论恩格斯的历史“合力”思想及其意义: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作者:刘尊武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恩格斯  历史运动  历史发展规律  基本原理  个人意志  历史规律  思想  自己创造  布洛赫 
描述: (一) 恩格斯在晚年关于唯物史观的通信中,在阐述人们怎样创造自己的历史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历史运动的“合力”思想。他在1890年9月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下了发人深思的两段名言:“我们自己创造
论刘韵珂--兼评鸦片战争时期的主和思想
作者:茅海建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鸦片战争  统治阶层  作用力  道光帝  思想  林则徐  英军  封建统治  裕谦  奕经 
描述: 鸦片战争是一场“千年奇变”。在这一奇变中,各色人等,表现各异,又有其共同性。作为中国的封建统治阶层,尤其是督、抚以上大员,他们不尽相同的所作所为,对这次战争以及此后的历史演变有着决定意义的作用力。而这一阶层的共同性是什么,又如何表现出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以刘韵珂作为一个典型来
王安石“情者性用”思想简评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王安石  思想资料  性恶论  儒家传统  人性论  孟子  社会性  圣人  现实意义 
描述:,然后稍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第3页)“时势”是客观的,其根本是人们的经济愿望,逆人情之愿望的政策法令是弊法。弊法当革,革新运动中有善行,有美名,有尊爵,有厚利。临天下之士,趋时因情,变更弊法,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再论白沙哲学本体论问题
作者:辛朝毅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广东社会科学  发展过程  陈白沙  哲学史  哲学家  思想  境界  《行状》  陆九渊 
描述:了晚年境界极高,已经到了人所难以理解的程度.这里可以看到,白沙哲学有过一个发展过程.过去我们研究哲学史,对某些哲学家思想的探讨就往往忽视了“发展过程”这一点,抽去这些思想所存在的时间空
略谈王安石敢于改革的精神
作者:唐兆梅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反对派  改革过程  北宋王朝  “变”  士大夫  规章制度  变化规律  思想  政治家 
描述: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为相期间实行的变革,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是很可观的。他在改革过程中留给后世的一个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不论当时朝野上下反对派的攻击如何猛烈,怨谤如何其多,阻力如何之大,他都以“不量敌之众寡”的大无畏精神,敢想敢干,勇往直前,突出地表现了他那敢于改革的精神。
陆九渊哲学中的“道”及“心”、“道”关系
作者:刘宗贤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圣人  思想  陆九渊  朱熹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道德修养  伦理原则  道德准则  理性原则 
描述:;或者从宋明理学的一般常识出发,把道等同于“理”。这也是对陆九渊本体论思想的性质往往搞不清楚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