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13)
报纸
(29)
图书
(17)
学位论文
(5)
会议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1)
地方文献
(13)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4
(23)
2013
(11)
2010
(22)
2009
(12)
2007
(10)
1997
(11)
1995
(6)
1962
(3)
1936
(2)
1910
(4)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3)
辽海出版社
(4)
中华书局
(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1)
吉林文史出版社
(1)
商务印书馆
(1)
文物出版社
(1)
今传媒
(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1)
中国收藏
(1)
相关搜索词
唐
碑帖
古代音乐\音乐史\中国\唐代\史料
行书
唐初
音乐史
古代先民
唐顺之
哲学思想
环境描写
周礼
士大夫
奴隶主贵族
凌濛初
《周礼》
南曲
王安石
法家思想
版本
临川派
多种形式
婉约词
国子监
地主阶级
太常寺
历史时期
大地主
加拿大
地理志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唐初魏征】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药食佳蔬:香芹
作者:
朝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芹菜
《吕氏春秋》
香芹
药食
《生草药性备要》
魏征
古代先民
《食疗本草》
《尔雅》
《周礼》
描述:
法上,古人也积累了丰
唐
顺之诗文的艺术成就
作者:
马美信
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
顺之
《史记》
归有光
《伊川击壤集》
代表作家
性理诗
唐宋派
传记文学创作
艾南英
高尚情操
描述:
唐
顺之诗文的艺术成就
初
读《天问——明末春秋》
作者:
从维熙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初
读
《天问》
中国作家
从维熙
《牡丹亭》
中国大陆
历史真实
小说
小姐
描述:
初
读《天问——明末春秋》从维熙作家以一个史学家的严谨和作家的才情,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凝重而真实的明末清初全景图。从史学的角度讲,作家占有大量的翔实材料,无论对崇祯、皇太极以及李自成——一度三足鼎立而后
毛泽东
初
读的《共产党宣言》应是罗章龙译本
作者:
陈家新
来源:
炎黄春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者
黎锦熙
陈望道
亢慕义斋
英语专业
初
读
译本
马克思著作
描述:
毛泽东
初
读的《共产党宣言》应是罗章龙译本
宋代整理
唐
集考略
作者:
曹之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整理
《直斋书录解题》
王安石
版本学
宋敏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杜审言
中华书局
搜集整理
《李白集校注》
描述:
宋代整理
唐
集考略曹之宋代是我国图书编纂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无论官方或民间,都编辑、整理了大量图书,为古代文化的流传作出了重要贡献。宋人在唐代诗文集的编辑和整理方面,尤其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宋编唐代总集
中国古代中央审判机关源流考略:
初
论中国古代诉讼主体机关的嬗变
作者:
郑禄
来源: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判机关
中国古代
诉讼主体
源流考
司寇
皋陶
大理寺
古代中央
成熟时期
《周礼》
描述:
一方面却因无奈生民莫不有讼的现实不得不为我们留下诸如“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的记载。“不之尧之子而舜”之舜和“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之能断曲直者为孰?审判官也,在诉讼史学文化中只知官名不知官署的历史阶段,则是诉讼主体机关的异称。有诉讼必有审判,有审判必有审判官,有审判官必有审判官赖以供职的官署,即审判机关,道理应是不言而渝的。或有人曰,中国古代的诉讼均由行政兼理.(其实,别国古代大多数也是一样,立论者的偏颇此文搁过不论。)独立的、专职的审判机关是不存在的。理由是“独立”、“专职”是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业绩,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独立、专职的审判机关才流传到中国,不过,从诉讼文化上看.除开“独立”问题由于尚可别作相对绝对辨析姑可不论外,余下...
遂昌知县钱维乔──竹
初
研究系列之七、之八、之九
作者:
朱达艺
来源:
戏文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县
遂昌县
处州府
研究系
郑氏
婆母
乾隆帝
刑部
汤显祖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描述:
遂昌知县钱维乔──竹
初
研究系列之七、之八、之九
从凌
初
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
作者:
徐定宝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发展
王骥德
戏曲创作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价值取向
冯梦龙
《牡丹亭》
价值定位
戏曲家
描述:
从凌
初
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徐定宝凌
初
的《谭曲杂札》从自身的审美立场出发,既揄扬了汤显祖、沈二氏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又批评了各自存在的欠缺,对二人在戏曲价值取向上的分歧
有情则生,无情则死:从《牡丹亭》的改编试论“情至观”对
唐
涤
作者:
区文凤
来源:
南国红豆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柳梦梅
改编
情至
爱情
人性
明代
泰州学派
描述:
唐
涤生改编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为粤剧《牡丹亭惊梦》,是他一生创作的里程碑;因为自《牡丹亭惊梦》之后,他大部分的剧作都是以改编古典戏曲为主。而先前他为芳艳芬的新艳阳剧团编撰的《六月雪》(改编自明代叶
跨越时空的研究──评
唐
玲玲、周伟民《苏轼思想研究》
作者:
石川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思想
哲学思想
《苏东坡传》
自然观
中国文化史
苏武
通古今之变
和陶诗
书法美学思想
王安石变法
描述:
跨越时空的研究──评
唐
玲玲、周伟民《苏轼思想研究》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