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籍端水、独利河、苏勒河名义考──兼谈“河出昆仑”说之缘起
作者:李正宇  来源:西域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  蒲昌海  《山海经》  蒙古语  上古音  昆仑  《禹贡》  《太平寰宇记》  司马迁  得声 
描述:籍端水、独利河、苏勒河名义考──兼谈“河出昆仑”说之缘起李正宇一、算来川、锡拉古尔、西喇郭勒、苏勒河,乃黄河之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地区记载很早的一条河。酉汉时叫做籍端水,《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冥安县条班固原注云:“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
谈评价孟尝君的角度与歧点
作者:谢元鲤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评价历史人物  齐国  司马迁  歧点  王安石  国主义  历史研究  公孙弘  司马光 
描述:谈评价孟尝君的角度与歧点谢元鲤确立一个评价孟尝君的标准或原则,是大家取得共识的基础。诚如著名史学家李侃先生所说"原则不是研究历史的出发点,但不等于研究历史可以没有原则和不要原则。"(李侃《严峻的历史和史学的虚实》《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第115页》有...
试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作者:胡守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诗  《史记》  司马迁  汉文帝  《咏史》  除肉刑  韩愈  叔孙通  孟子 
描述:王安石的咏史诗,或驳旧说,或立新义,充分表现他的独创精神.有的把自己寄托在对古人古事的论述,寓意深远,尤具特色.
曾巩文章论
作者:周楚汉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圣人之道  先王之道  曾巩  欧阳修  文章理论  司马迁  士大夫  “法”  学士  南齐书 
描述:年,虽穷阎绝徼之人,得其文手抄口诵,惟恐不
毛泽东评点《资治通鉴》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党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通鉴》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史记》  王安石  动摇不定的人  司马迁  政见不同  经验教训 
描述:毛泽东评点《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北宋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毛泽东十分喜爱这部书。他的藏书中既有《通鉴》的线装本,也有标点平装本。出差视察随身携带《通鉴》,休息睡觉时床头放着《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其...
漫谈古书作者的署名
作者:牟玉亭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者姓名  著作方式  现代图书  《金瓶梅词话》  连署  《诗经》  司马迁  王安石变法  古书  《山海经》 
描述:当时,就并没注意作者姓名。采诗者只是要诗的内容,供周王室以观民风,以诗配乐。
天柱山之谜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柱山  王安石  “小乔初嫁了”  《文化苦旅》  东坡  历史魅力  李白  精神皈依  完全不知道  司马迁 
描述:天柱山之谜●李白苏东坡视天柱山为归宿●周瑜二乔姐妹生于此山●王安石想到天柱就羞愧●汉武帝封天柱山为南岳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归宿地。想在天...
《战国策》与纵横家
作者:杨钊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策  苏秦  刘向  张仪  战国秦汉  儒家传统  司马迁  孟子  高诱注  曾巩 
描述:《战国策》是我国历史名著之一。西汉成帝时刘向领校群书时所编定。据刘向所撰叙录说: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相补,除重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者多。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
河洛文化 源远流长
作者:韩国磐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洛阳  中国历史  司马迁  文化起源  发展过程  周礼  洛书  东迁  出图 
描述:很早。《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