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变法的悲剧
-
作者:吴明明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城门 天子 流民 北宋 悲剧
-
描述:公元1074年是北宋的熙宁七年,正忙于变法的王安石碰到一件麻烦事,一个本来由他奖掖提拔的看城门的小官郑侠要和他的变法过不去,画了一幅《流民图》进呈天子神宗,说变法有问题。 神宗赵顼和王安石正是在帝国无比危难的时刻走到历史前台的。1068年,年仅20岁的宋
-
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
-
作者:吴明明 来源:书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悲剧 王安石变法 弱势群体 高利贷 青苗法 神宗 司马光 地方官员 大变法
-
描述:公元1074年正是北宋的熙宁七年,一个空气里都弥漫着焦躁气息的年份。忙于变法的王安石碰到一件麻烦事,一个本来由他奖掖提拔的看城门的小官郑侠要和他的变法过不去,画了一幅《流民图》进呈天子神宗,说变法有问题。这实在令王安石想不明白。
-
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
-
作者:吴明明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地方官员 宋神宗 北宋 青苗法 熙宁 司马光 公元 封建王朝 政治抱负
-
描述:公元1074年是北宋的熙宁七年,一个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焦躁气息的年份。正忙于变法的王安石碰到一件麻烦事,一个本来由他奖掖提拔的看城门的小官郑侠要和他的变法过不去,画了一幅《流民图》
-
试论《牡丹亭》与古典诗词
-
作者:王忠禄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
-
描述: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着意引用、化用明以前大量的古典诗词 ,表现在描写景物 ,刻画人物形象 ,推动剧情发展 ,联系全剧结构等方面 ,同时 ,从戏曲的角度看 ,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
悲剧从失去民心开始——王安石变法之败因
-
作者:吴明明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神宗 北宋 熙宁 败因 宋神宗 青苗法 司马光 公元 高利贷
-
描述:变法多好!怎么竟会是一个民不聊生的结局!
-
茶文化点滴(六):古典风雅的烹茶艺术
-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茶经》 《红楼梦》 欧阳修 贾宝玉 王安石 曹雪芹 井水 苏轼 雨雪水
-
描述:我国人民对烹茶或冲泡茶的艺术,历来就很重视。唐、宋以来,品茗家们对饮茶用水更是讲究,许多有关茶叶的专著和诗词都讲到烹茶用水。陆羽的《茶经》,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欧阳修的《大明水记》、《浮槎山水记》等,都叙述了烹茶艺术的动人情节。
-
古典名剧的缩微艺术——谈上昆的《牡丹亭》文本
-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牡丹亭》 演出文本 《寻梦》 《惊梦》 《回生》 人文主义思想 艺术风格 改编
-
描述:白云生诸大师的精湛表演。由于昆剧是最古老的声腔、剧种,实际上这些单出的演出基本上作为文物
-
“雎鸠”究竟为何“关关”?——中国古典抒情理论的本原性探讨
-
作者:李珺平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言志” “二乐” 诗大序 孔颖达 汤显祖
-
描述:对“情”加以限定并拉通情、志、意之间的关系 ,是中国抒情理论本原性探讨的核心问题。“诗言志”虽是古典抒情论的滥觞 ,但“二乐”、《诗大序》以及孔颖达对于志、意、情三个范畴的协调 ,才使汤显祖不着痕迹
-
悲剧生命的心灵之音——李煜、晏几道、秦观词词心比较
-
作者:蒋晓城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几道 秦观 词心比较 悲剧生命
-
描述:本文分析词心理论 ,从词心的情感意蕴、情感的形成以及抒情取向三个层面比较考察李煜、晏几道、秦观的词作。在情感意蕴上 ,后主词的亡国之恨、小山词的伤逝之痛、少游词的身世之悲是其词词心个性。在情感的形成与抒情取向上 ,缺失性情感体验和真实深切是其词词心共性。从词心比较的视角揭示出三词人创作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