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晏殊的词学观
-
作者:叶永胜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晏殊的词学观
-
江西词派之词学观论略
-
作者:刘庆云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词派 江西词人 词学观念 诗词同理 《词话丛编》 欧阳修 刘辰翁 吟咏情性 晏几道 中华书局
-
描述:江西词派之词学观论略
-
明代文艺思潮与明末清初的印风
-
作者:李华年 来源:艺文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篆刻艺术 明代后期 周亮工 古籍出版 李梦阳 明代中期 印章 袁宏道 童心
-
描述: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明张灏《学山堂印谱》、清周亮工《赖古堂印谱》、汪启淑《飞鸿堂印谱》,使我们对明末到清乾隆中期篆刻艺术的发展能够做较为深入的研究,不能不认为几部印谱的出版,是一件有功艺林的盛举
-
论朱熹的公私观
-
作者:朱瑞熙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子语类》 公私观 朱熹 士大夫 公与私 王安石 中国封建社会 论语 私意 官僚地主
-
描述:公”与“正”、“公”与仁”的关系时阐述公私观的,因此我们首先介绍他对“公”与“正”、“公”与“仁”关系的主张。 朱熹在解释《论语·里仁篇》孔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时,说:“唯之为言独也。盖无
-
南宋杜学片论
-
作者:杨胜宽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杜诗研究 王安石 人格价值 李纲 《渭南文集》 穷而后工 文天祥 政治家 四家诗
-
描述:南宋杜学片论杨胜宽杜甫其人其诗在宋代受到重视与尊崇,从中唐韩愈的著名论点提出以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杨亿标榜"西昆",却不喜杜甫,至讥之为"村夫子";欧阳修因性分所近而扬李抑杜,也致疑于后世
-
谈宋代的“文以致用”观与应用文写作
-
作者:贺临远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以致用 应用文体 欧阳修 王安石 社会作用 文学性 文章观 应用性 致用观 政治生活
-
描述:才形成了将文章与“百事”相联系的文以致用观。
-
陈白沙“为学”思想研究
-
作者:叶蓬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为学 陈白沙 王阳明 湛若水 心学 哲学家 陆象山 探究 思维方法 手段
-
描述:学和行、学术和人格修养于一体的特点。正是在学术和做人一体的“为学”活动中,陈白沙通过自身对世界、人生的本性、规律的个体性的独特体验,展示了儒家为学的共同哲学意境。以“为学”为哲学活动中心是自孔子
-
宋代蕃学考述
-
作者:何波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王朝 文化教育交流 学校教育 藏族部落 王安石 藏族地区 经院教育 藏族社会 治边方略
-
描述:等学府,学诗书、识礼义、衣绮纨、步黉舍,为吐蕃王朝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人才.到宋代,汉藏文化教育的交流出现了新的特点,这就是蕃学的建立.为了论述方便起见,我们把有关蕃学的史料梳理
-
中国礼学史发凡
-
作者:杨志刚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三礼” 《仪礼》 礼经 《隋书·经籍志》 “礼” 学史 《礼记》 礼仪 礼论
-
描述:究的思想与方法进行讨论。
-
跟周予老学经学
-
作者:胡奇光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小学” 古文经学 孙诒让 今文经学 孔子 《鲁论》 《易》 梁启超 打不倒
-
描述:跟周予老学经学胡奇光细想起来,周予同(1898──1981)先生生前对我的教导,是记载在我生命册上最可珍贵的一页。说来也巧,我与他是同乡人:他出生在浙江瑞安,我的祖籍在永嘉,永嘉和瑞安都属于温州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