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社会主义文学应是真正自由的文学-对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一点
作者:言成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艺术作品  政治内容  社会主义文学  经验教训  无产阶级  阶级斗争  艺术家  社会生活  作家  托尔斯泰 
描述:决的问题是:再不能让文艺从属于政治、服从于政治了,文艺应获得解放,社会主义文学应是真正
论李杜优劣之争(兼对《李白与杜甫》的一点意见)
作者:张步云  来源:郭沫若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阳冰  王安石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与杜甫  李杜并称  工部  检校  大夫  扬杜抑李 
描述:不分轩轾,还是杜优李劣?这个争论在中国文学史上长期进行着。争论的实质,是对浪漫主义作家如何评价的问题。从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的“时人谓之李杜”和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诗之豪者,世称李杜”的话来看,早在盛唐,李杜就已齐名并称。再从当时一些诗人对李杜的称赞来看,李杜在盛唐时就是并驾齐驱,驰名诗坛的伟大诗人。我们先看他们对李白的评价。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篇中说:“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里可以看出贺知章所再三称叹和欣赏的是李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蜀道难...
《“则皆然”》应是鲁迅佚文
作者:鲁歌  来源:鲁迅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则皆然”》应是鲁迅佚文
蒲松龄应是回族人
作者:白崇人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蒲松龄应是回族人
一得录:不是“逃”,应是“挑”
作者:陈铁民  来源:福建教育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得录:不是“逃”,应是“挑”
新闻应是“浓后淡”
作者:欧春良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看起来象  母鸡  好新闻  河南  鸡脯  砸碎  报刊  报纸  可口 
描述:多少年后,回味起来,还禁不住啧啧赞叹。翻开近期的报纸,觉得真正能称得上“浓后淡”的新闻,屈指可数。这是值得想一想的。
诗的「自我」应是人民的折光
作者:张万晨  来源:哈尔滨文艺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诗的「自我」应是人民的折光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应是既统一又对立的
作者:任中平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普通逻辑  相互排斥  辩证思维  学术研究  普通思维  唯物辩证法  看法  一致 
描述:一致,否认它们的相互排斥的看法,未免太片面,也是不够令人信服的。
应是趼人非研人
作者:麦衡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应是趼人非研人
船舶在港时间应是港口最重要的任务指标之一
作者:沈淳  来源:水运管理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船舶在港时间应是港口最重要的任务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