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丑都在情和欲之间——《牡丹亭》与《金瓶梅》比较谈片
-
作者:卜键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同一时代、同一社会背景下的
-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理(《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
作者:徐顺生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理(《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胡爽 朱虹 杨柳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虚拟 写意空间
-
描述:空灵虚幻的审美原则是舞台美术创作的理念,是重要的舞台法则,舞台灵魂,借助当今信息传媒时代和高科技朝人性化发展趋势,回归传统文化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精髓。通过梦文化和传统美学创作的关系体现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美"。
-
屠格涅夫笔下的爱魂与汤显祖剧中的情鬼——《死后》与《牡丹亭
-
作者:赵建国 来源:石家庄市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屠格涅夫笔下的爱魂与汤显祖剧中的情鬼——《死后》与《牡丹亭
-
情之一字 遂足千古——谈昆剧电视片《牡丹亭》
-
作者:朱建明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上海昆剧团 电视片 柳梦梅 “理” 理与情 “情” 明代戏曲 汤显祖
-
描述:构进行,有助于戏剧矛盾的展开;选折准确、精炼,剧情集中,场次严谨;戏曲
-
激越的浪漫凄美的感伤——《牡丹亭》和《长生殿》"情至"理想
-
作者:郑尚宪 黄云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洪昇 洪昇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情至"理想 "情至"理想
-
描述:极却又透出几分萧瑟悲凉.
-
情即理:阳明心学对《牡丹亭》情理关系的影响
-
作者:丁芳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
-
描述:成的哲学转向深有关系。心学主张本心至善,反对视理与气为对立存在的两物,以致客观上为"恶"的存在提供论证。在心学学者看来,未迁于外物、发乎本心的真情、深情即是纯善的,情与理乃"为物不二"的关系,情即理
-
空谷幽兰 香飘四海——一曲《牡丹亭》,震撼西方文明
-
作者:陈玲玲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幽兰 西方文明 柳梦梅 四海 杜丽娘 石道姑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
描述:陈捷(法国教师): 我住在巴黎,去年听说上昆要去演《牡丹亭》,后来取消了。所以这一次很想看一看。我是昆曲的门外汉。这里存在一个对象问题,是给专家看的,还是给层次高但又不懂昆曲的人看。这个戏很吸引人
-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
作者:陳怡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
描述:現劇情氛圍2. 傳統的穿戴規範開始有鬆動的情況,增加造型設計的可能性3. 依版本需求設計專屬舞台美術道具的例子增加此外,從《牡丹亭》的情形可以反映出,即使是有很長的演出歷史與深厚的傳承經驗,傳統劇目
-
目的论理论下的《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负载词对比分析
-
作者:缑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目的论 牡丹亭 文化翻译 比较研究
-
描述:之与汪榕培教授的《牡丹亭》的两部英文全译本进行文化层次上的比较分析,深入研究了译者的翻译目的如何影响译者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取得怎样的效果。研究表明:文化翻译是一种译者目的为主导的的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