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临川四梦”引《诗》所见汤显祖“《诗》教”观
作者:戴健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牡丹亭》  《诗经》  《诗》教 
描述:上强调性别差异:肯定女子的诚挚、知行合一,批判男性的虚伪、心口不一,从而提出思想变革的要求。汤显祖的“《诗》教”思想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与明代中后期“新人文思潮”崛起、论《诗》风气转变等有较大关联,亦
情之所必有理之所必无--论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以情反理
作者:赵秀芝  来源:科学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程朱理学  以情反理 
描述:浪尖上举起“至情”的大旗,通过戏剧抒发对“有情社会的到来”的期望.其创作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扬情以反理,即通过宣扬“情”的伟大和正当美好来批判“理”对人们精神的束缚和毒害.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作者:吕朝龑 焦喜荣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人才 
描述: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其出发点是对冗、庸、懦、奸、奢、贪的宋代官吏的疾愤 ,其核心是重视教育以培养“通经致用之人才”的理念 ,其策略是对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的全方位思考
总要有人看到我们在这里:升庵中学校长周鸣烈访谈
作者:夏昆  来源:读写月报(新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校长  学生  教育 
描述:我觉得学生个个都可爱,对任何学生都恨不起来。我抱着这样的情感做教育,也清楚地看到这样教育的成果。
从“王安石变法”探寻北宋教育改革的轨迹
作者:师克谦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育  改革 
描述:王安石变法,即“熙丰新政”,是王安石对北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诸多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深远的改革.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王安石变法”前后北宋教育的不同之处,来重点探寻北宋时期教育改革的轨迹.
2006中国.遂昌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汤显祖纪念馆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汤显祖  1550  1616  人物研究  国际学术会议  文集  汤显祖  1550  1616  戏剧文学  文学研究  国际学术会议  文集 
描述:2006中国.遂昌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汤显祖“临川四梦”当代戏曲改编的美学思考:以昆曲、粤剧、赣
作者:赵媚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戏曲改编  美学思考 
描述:的变化发展,密切关照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舞台技术,并由戏曲艺术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美学理念提供理论支撑,融现代审美理念与传统戏曲美学于一身。在戏曲美学和时代理念的双重审视下,戏曲改革才能走上艺术与市场双赢的道路。
帅博汤聪两神童——兼论帅机批评对汤显祖剧作的帮助和影响
作者:杨安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帅机  汤显祖  交游  戏曲批评 
描述:帅机和汤显祖是明代江西临川的著名才子。两人文名卓著,交情笃厚,唱和赏音,结为莫逆之交,特别是帅机以其赤诚之心和博学之才,对汤显祖剧作进行批评,开创汤显祖“临川四梦”剧作批评之先河,对汤显祖剧作
汤显祖与屠隆交游考——兼论《玉茗堂批订董西厢》真伪问题
作者:吴新苗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屠隆  遂昌 
描述:汤显祖和屠隆都是明代重要的戏曲家,也是志同道合的至交。本文着重考证他们在遂昌的交游,探讨《玉茗堂批订董西厢》的真伪,以及此次两人的遂昌相会在晚明戏曲史、文学史上的意义。
少年显奇才 佳构惊考官:初论汤显祖早期八股文《女有馀布》
作者:邓俊 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八股文  文献  意义 
描述:汤显祖的《女有馀布》是其科考期间的一篇早期八股文。此文理精气足,篇法谨严,富于文采,在汤显祖所有八股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女有馀布》的发现,对充实汤显祖的文献宝库、研究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启迪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