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63)
报纸(381)
学位论文(8)
会议论文(7)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650)
历史名人 (203)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8)
2013(87)
2012(89)
2010(62)
2009(68)
2006(39)
2005(60)
2004(26)
1985(3)
按来源分组
艺术评论(7)
文艺研究(4)
消费(2)
今日南国(1)
视野(1)
新青年(1)
读者(原创版)(1)
北方文学:下半月(1)
新世纪周刊(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
青春版《牡丹亭》震撼武汉学子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金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严斯林摄开场一个多小时,生死相许的爱情被演绎得美仑美奂场外还有学生未能挤进剧场记者严斯林摄见习记者梅莹、杨彦夫报道:不看青春版《牡丹亭》,不知昆曲之美。昨晚,曾在全球掀起昆曲复兴热潮的青春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登陆英国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号称“昆曲义工”的著名作家白先勇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首次登陆英国,将于6月3日至8日在伦敦著名的萨德勒斯韦尔斯剧院上演连台大戏。 白先勇28日在伦敦举行新闻发布会推介这出戏曲。他称中国明朝
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
作者:李砚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
演出:到武大去看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演出:到武大去看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及其示范意义
作者:常丽芳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示范  古代戏曲  文化精英  两岸三地  文化名人  古老剧种  白先勇 
描述:2004年,由文化名人白先勇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历时两年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便一炮打响,迅速飙红,不仅获得了专家的认可,更得到了青年观众的喜爱,继而形成长期以来难得一见的"昆曲热",把戏曲
青春版《牡丹亭》对“戏曲进校园”的启示
作者:汤玲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戏曲  戏曲  校园  校园 
描述:由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传统戏曲艺术成功走进校园提供了借鉴之路。在审美视觉化和媒介充斥的多元文化消费时代,戏曲艺术进校园,应精选剧目以契合青年接受心理;分析青年审美风尚以在改编中注入
青春版《牡丹亭》“花意象”的艺术功能
作者:邓斯博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  青春      意象  意象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在原著的基础上成功地发掘和创新花意象群,在人物塑造上以花装点人物外形,更以花描摹人物内心;在剧情建构上,该剧将花渗透到情节主线,使重要关目之间形成勾连和呼应;在舞台上该剧以花表现语言
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汤显祖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巢湖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南昌12月28日专电(记者 罗宇凡 沈洋) 昆曲经典剧目青春版《牡丹亭》27日晚开始,在江西抚州汤显祖大剧院上演,这是新版昆曲《牡丹亭》成剧后第一次来到它的原作者汤显祖的故里演出,也是江苏省
舞剧《牡丹亭》妙曼“登”沪“轻舞飞扬”诠释经典爱情
作者:暂无 来源:新乡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专电(记者 任沁沁 孙丽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一笔一画,当薄如轻纱的幕布再现这段缠绵千古的爱情经典时,上海大剧院掌声雷动。 18日晚的上海大剧院
“天与多情”的爱恋,彩云易散的相思:由晏几道的爱情词看北宋
作者:严铭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北宋词人  北宋词人  爱情  爱情  婚外恋  婚外恋 
描述:论述了晏几道与歌妓绵邈真挚的的恋情,说明了北宋词人与歌妓们的爱恋是社会思想比较解放以及婚姻自主意识和反抗礼教愿望的文化生活体现,由于社会上的各种道德禁律以及词人与歌妓间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的阻隔,词人们的这种求真求爱的时尚和如诗般的浪漫,最终夭折,留下的是凄婉感伤和回味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