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92)
报纸(630)
学位论文(50)
图书(42)
会议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68)
地方文献 (150)
文化溯源 (94)
红色文化 (43)
非遗保护 (35)
宗教集要 (17)
地方风物 (16)
才乡教育 (7)
按年份分组
2014(372)
2013(108)
2012(137)
2011(137)
2009(97)
2008(86)
2007(68)
2005(50)
2001(46)
1999(26)
按来源分组
其它(77)
21世纪经济报道(3)
昆山日报(3)
中国制衣(2)
时尚北京(2)
中国服饰报(1)
中国教育导刊(1)
北京服装纺织(时尚北京)(1)
现代快报(1)
民营经济报(1)
打造传统文化品牌 建设休闲旅游名城:2009遂昌“汤显祖文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  汤显祖  汤显祖  旅游名城  旅游名城  休闲  休闲  传统  传统  小规模  小规模  原生态  原生态 
描述:金山林海钟灵毓秀,仙县遂昌招宾引朋。2009年3月29日至4月1日,为期四天的2009遂昌“汤显祖文化·劝农”节暨仙县遂昌休闲游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整个活动按照“小规模、大宣传,原生态
周易文化研究(第一辑)
作者:张涛  来源:东方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周易  文集 
描述:周易文化研究(第一辑)
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的编订
作者:刘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经》  编订  周礼  核心观念 
描述:分以《颂》和《大雅》为例来分析西周礼乐所反映的核心思想,尤其是《颂》中的祭祀诗所体现的尊祖思想反映了周代统治者为其政权的合法性寻找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以《小雅》中的宴饮诗与周代的分封制度出发
遂昌举行“汤显祖文化劝农节”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3月29日至4月1日,由省文化厅、省农办、省农业厅、省旅游局、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遂昌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2009遂昌汤显祖文化劝农节暨仙县遂昌休闲游在遂昌开幕。 本次劝农节上
从宋代到明朝的“赣地辉煌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周刊(纪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南昌  宋代  文化史  汤显祖  明代  文化名人  华夏文化  文化人  弋阳腔  南戏 
描述:号称文章节义之邦的江西,在宋代以前,所出人才并不突出,除陶渊明之外几乎举不出其他有份量的文化名人,但在北宋中后期迅速崛起并完全取代了河南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在宋代,单就诗家而言,唐时唐诗大家胥出中州,至宋时,则转而为宋诗大家胥出江西了,唐有李杜韩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宋有欧王
古代书院文化略窥
作者:王建强 伍进平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古代  教育组织形式  《玉海》  文化史  王应麟  后发展 
描述:书院,堪称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是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原意是指一圈矮墙围起来的藏书之所。宋代学者王应麟的《玉海》曾作过解释:院者,垣也,后发展成为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
论江右文化对虞集的影响
作者:李舜臣 何云丽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虞集  江右文化  江右文化  诗文风尚  诗文风尚  理学  理学  玄教  玄教 
描述:西籍的玄教中人交往甚密,对道教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培育了冲淡舂融的品格。
刘绍勇赤昨会面东航上航重组加速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早报记者 汪蕊  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600115.SH)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航,600591.SH)于6月8日起停牌,目前种种迹象显示,双方重组工作正在加速进行。早报记者获悉,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东航董事长、东航上航联合重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绍勇与现任上航董事
汇集详备 勘别精审:评朱天曙辑校《亮工全集》
作者:平志军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亮工  汇集  全集  辑校  相关学科  先秦时代  明清时期  研究资料 
描述:研治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及相关学科,均必须以占有丰富甚至尽量穷尽资料,作为治学的准备与基础。于是,学人们不免或为资料的极度匮乏而烦恼,如先秦时代;或为资料的过于浩繁而无从着手,如明清时期。受各种条件限制,第一手研
汇集详备勘别精审——评朱天曙辑校《亮工全集》
作者:平志军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研治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及相关学科,均必须以占有丰富甚至尽量穷尽资料,作为治学的准备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