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元代著名作家虞集
-
作者:邓绍基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元代文学 程朱理学 欧阳修 吴澄 发展情况 繁荣发展 理学家 重要人物 元诗
-
描述:又是一位比较通达的理学家,具有比较宽容的气度,又能提掖后进。这一切决定着他成为元代文学中的重要人物。虞集(1272-1348)字伯生,他的书室名邵庵,并以为号,故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
-
“绣”何澄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 /1张)
一周说书
幸而“何家有女”。知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何泽慧者,远比知其父何澄者多。
何澄,字亚农,1880至1946年在人间行走。这位民国的重要人物,早年
-
胡澄
-
作者:暂无 来源:诗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诗歌 诗歌风格 里尔克 中国新诗 诗选 最佳 狄金森 阅读 六十年代 技巧
-
描述:胡澄,女,六十年代出生,浙江临海人。现居杭州。1997年开始从事诗歌、散文写作。作品入选《2001年全国最佳诗选》《2002年全国最佳诗选》《2003年全国最佳诗选》《2004年全国最佳诗选
-
为《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一辩
-
作者:骆礼刚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严羽 《沧浪诗话》 以禅喻诗 临济宗 曹洞宗
-
描述:来临济宗确乎是禅家各宗中最为兴盛的一宗,甚至处于一枝独秀的局面,这是连禅门弟子也公认的不争的事实。严羽的临济、曹洞之喻,是援自他当时所看到的禅门实际状况,而后世对他的攻讦,反倒是不明禅宗发展历史情况的错误批评。
-
守与变:传统戏曲的“创新”之辩
-
作者:秦岭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牡丹亭 昆曲 京剧 戏曲艺术 表现形式 创新 观众 新尝试 艺术价值
-
描述:论,并指出媒体“观戏者角度”评论缺失;到报纸刊登文章,直指史依弘由梅派青衣跨界出演昆曲闺门旦“昆味儿不正”、“随心所欲”,受到蔡正仁、张静娴等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的“严厉批评”;再到史依弘的“火爆
-
庄浪河为汉代逆水而非涧水辩
-
作者:刘满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地理志补注》 金城郡 涧水 发源地 《太平寰宇记》 杨守敬 《水经注疏》 再谈 《元和郡县图志》 大通河
-
描述::庄浪河到底是汉代的逆水,还是涧水。因此,本文就《再谈位置》提出的问题,对逆水、涧水的源流谈一点个人意见,请专家和读者教正。
-
《牡丹亭》中石道姑形象略辩
-
作者:黄德荣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中石道姑形象略辩
-
汤显祖:从情理之辩到真情与真色
-
作者:李名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情理 真情 真色
-
描述:的“理学”思想,而是源于理学教条,套用于人们身上那逐渐僵化、迂腐及虚假的世俗的“礼”。具体来说,就是以人性中“真情”来对抗理学应用所繁衍的“迂腐礼教”、“虚礼”以及“奸伪堕落的人性”。在戏曲艺术的百花园里以真色与真情对抗伪假,以“梦”、“死生”、“奇谲”或“狂狷”来对抗败坏、奸伪的人心,以真色与真情来对抗“无处不假”的沉沦时势。
-
公私之辩不应是塞责之语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公私之辩不应是塞责之语
-
朱陆之辩探微:[朱熹、陆九渊]
-
作者:黄芸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宋代
-
描述:朱陆之辩探微:[朱熹、陆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