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诗句句尽堪传:浅论孟浩然思想与诗风之关系
-
作者:林晓霞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浩然诗歌 诗歌创作 评价 佛教 历代评论 社科教育 襄阳 杜甫 胡应麟 隐逸思想
-
描述: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历代评论家对孟浩然诗歌的评价:导漾英挺,实生楚英,浩然清发,亦其自名。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杜甫《解闷》襄阳时得大篇,清空雅淡,逸趣翩翩。胡应麟《诗薮·内应篇》
-
略论阳明心学与陆九渊、杨简思想之关系
-
作者:王金凤 来源: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九渊 杨简 心学
-
描述:学界普遍认为,王阳明为心学发皇者。而阳明之所以将心学发挥到极致,与陆九渊、杨简心学思想的启拨有密切关联。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对经典的态度、对“心”的理解、对“格物致知”的认知、对“知行”关系的解释等四个
-
基于陆九渊与神秀、慧能心性思想关系所作的几点思考
-
作者:耿静波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论 陆九渊 本心 神秀 慧能
-
描述:、南宗慧能的心性思想作相关比较,分析与诠释其对早期禅宗代表人物神秀、慧能心性思想的借鉴、融合,有利于了解宋明理学与禅宗之间的相互融摄关系;发现儒佛两家在为学理路、思想旨趣等方面的具体差别;并对宋明
-
朱陆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之争
-
作者:吴凯雷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尊德性 道问学 争辨
-
描述:“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是朱熹与陆九渊在教育思想方面的主要争辩之一。此争辨主要集中在道德知识怎样转变为道德品质,这本身即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对今天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吴梅村与汤显祖师承关系的文献考述
-
作者:郑志良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梅村与汤显祖师承关系的文献考述
-
吴梅村与汤显祖师承关系的文献考述
-
作者:郑志良 来源:文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卒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吴梅村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汤显祖去世时,吴梅村虚龄八岁,前者是江西临川人,后者是江苏太仓人
-
语便而无他——谈古代骈列人名称序
-
作者:邓彦如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佛教文化旅游 名称 古代 词涵义 云岩 仄声 前不久 平声字 佛学
-
描述:思,传希迁,希迁传药山,药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价禅
-
人与造物的感通:读赏苏轼《游金山寺》
-
作者:张晶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金山 审美感受 江南江北 纪游诗 思乡曲 长江源 深黑 鱼尾 绝顶
-
描述: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这是一首纪游诗,又不仅是一首纪游诗;这是一首思乡曲,又不仅是一首思乡曲。读着这篇名作,可以产生更多的审美感受。
-
《牡丹亭》探班沙溢头戴牡丹花雷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东都市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沙溢、孙菲菲、张铁林、郭凯敏主演的30集电视剧《牡丹亭》,近日在汤显祖故乡江西抚州赶拍。沙溢扮演的柳梦梅头戴牡丹花,雷倒探班的记者。当天,沙溢请假离组,他戴花的造型成为媒体笑谈。女主演孙菲菲赶紧帮搭档说话:“明清的男子都略带脂粉气,这是那个年代的审美标准,沙溢别牡丹就是为了往上靠。这次出演柳梦梅,
-
120个“爱心牡丹亭”:为等绿灯的洛阳人遮阳挡雨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乡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脸兴奋。
让市民等候信号时不受日晒雨淋之苦,进而减少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越线等违法行为,同时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