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25)
报纸(620)
学位论文(87)
图书(82)
会议论文(3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16)
地方文献 (112)
文化溯源 (15)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255)
2013(160)
2006(165)
2004(98)
2003(96)
2001(79)
1999(96)
1996(74)
1994(68)
1986(6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9)
抚州师专学报(47)
戏曲艺术(北京)(5)
群言(2)
看世界(2)
宁夏社会科学(2)
绥化学院学报(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当代学生(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阿Q正传》的批判精神与现实意义
作者:周寒珍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Q正传》  批判精神  师生关系  革命观  现实意义  女性观  王安石  鲁迅先生  弱者的哲学  邓小平南巡讲话 
描述:《阿Q正传》的批判精神与现实意义
刘绍棠小说的燕赵文化精神
作者:葛振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绍棠小说  刘绍棠小说  燕赵文化  燕赵文化  北运河文化  北运河文化 
描述:。描绘、讴歌美好的生活,挖掘大时代与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展示充满诗情画意的乡风水色、世俗人情。刘绍棠乡土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即表现、赞颂人世之美,即人的美,乡土生活的美,风光景色的美。在艺术形式上,刘绍棠弘扬了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追求传奇性与真实性相结合;通俗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同时积极学习借鉴西方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刘绍棠小说的语言生动、活泼、含蓄、优美、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和音乐性,受到广泛的赞扬和很高的评价。 本文从文艺地缘性理论入手,以此视角观照燕赵文化对河北作家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发掘燕赵文化潜意识以及在刘绍棠文学创作中的显现。强调地缘文化是以“文化地理学”为中心展开的文化探讨,由于地域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历史文化浸润,每一个文化区域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本质...
主体精神: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的本真意蕴
作者:尧新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教育  主体精神  道德本体  道德主体  道德方法 
描述:明和去蔽,不仅对道德教育创新具有理论借鉴意义,而且对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也具有实践意义。
《学术月刊》载文认为大学教育应是“精神成人”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  中国  素质教育 
描述:夏中义在《学术月刊》第7期上撰文说,大学 应该成为精神成人的重要场所。有涉大学生的精 神成人,在一个世纪以来的西方高等教育史上是
汤显祖研究二题
作者:汪超宏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异文  晚年  生活  记录 
描述:往及生病的情况 ,也可看出汤显祖在士人中的地位和影响。
“遂昌的”名人汤显祖
作者:洛地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作家  生平事迹  中国 
描述:“遂昌的”名人汤显祖
汤显祖剧作审美论
作者:谢雍君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  至情    禅意 
描述:显祖剧作中呈现的审美情致以及“四梦”营造的富于禅意的审美情境 ,进一步厘清汤显祖在戏曲史上重要地位的原因所在。
汤显祖佚文三篇
作者:吴书荫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启隽类函  汤显祖全集  佚文  考订 
描述:明人俞安期汇编的《启隽类函》,所收《上张洪阳阁下启》、《贺王翰林启》和《代谢少司马汪南溟启》,不见于《汤显祖全集》中,系汤显祖三篇佚文。本文对这三篇佚作的真伪、写作年代以及汤氏与收信人的关系等作了
戏剧家汤显祖de失踪
作者:严永和  来源:民间传奇故事(A卷)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他所编写的《牡丹亭》一经问世,就风靡曲坛,并对后世的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汤显祖在写《牡丹亭》时,还有一段小故事呢。一天,汤显祖突然失踪了。家里人四处找他也不见
光照临川笔 春分庾岭梅——解读古南安“牡丹亭”的遗迹
作者:周建华 余画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遗迹  遗迹 
描述:汤显祖途经南安府大庾县(今江西大余县)时,听到了一个非常动人、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后来就写出了千古名剧《牡丹亭》。《牡丹亭》奠定了汤显祖"东方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同时,汤显祖在大余的一段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