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71)
报纸(984)
图书(181)
学位论文(173)
会议论文(4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931)
地方文献 (171)
宗教集要 (12)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9)
红色文化 (7)
文化溯源 (6)
才乡教育 (5)
按年份分组
2011(581)
2009(497)
2005(273)
2002(253)
1997(217)
1996(239)
1994(228)
1993(121)
1987(145)
1979(40)
按来源分组
中文自修(17)
博览群书(13)
佛教文化(8)
辽宁大学出版社(2)
中华书局(2)
中国医疗保险(2)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统计教育(1)
晚明纵欲主义社会思潮的历史反思
作者:成淑君 张献忠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社会思潮  纵欲主义  袁宏道  封建伦理道德  传统道德  《金瓶梅》  李贽  道德价值规范  汤显祖  冯梦龙 
描述:情,极力讴歌世俗生活的享乐。二是主张摆脱一切束缚,“率性而行”,以自我心理的愉悦和满足为最高生活准则。这些思想的提出,无疑对封建传统道德价值规范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则在于,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广泛地关注自身的情感欲望、心理体验等,个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探索自我并积极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展示自我存在的最佳方式。这比历史上以往任何一种思潮都更贴近生活,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总之,晚明社会思潮以其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在封建道德礼教束缚压抑下缺少个体生命自觉的历史长河里,如漫漫长夜里跃动的一团火花,闪烁着耀眼的光亮,因而日益受到学者关注,甚至有人把它与西方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对待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我们都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给予公正客观地剖析,以使它在历史的发展坐标中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同样对晚明社会思潮也需有...
论臧晋叔对《牡丹亭》的改编
作者:邓瑞琼 吴敢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寻梦  杜丽娘  原著  游园  改编本  玉茗堂四梦  曲词  冯梦龙 
描述:法为汤显祖原作谱曲之后,舞出上演出的本子,也是所有增删的。因此,研究《牡丹亭》的改编本,对全面认识汤显祖及其戏曲是有重要意义的。
纯真 自然 正气——对晚明美学思潮的反思
作者:潘运告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思潮  历史时期  美学思想  汤显祖  黄宗羲  金圣叹  中世纪  公安  王思任  冯梦龙 
描述:,到明清之际的张岱、黄宗羲、傅山、金圣叹等思想家和文学家,遂掀起了一股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美学思潮.因此,本文认为,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美学思想进行反思,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艺术如何求变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史》论略
作者:严云受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史》  冯梦龙  汤显祖  《红楼梦》  “情”  才子佳人小说  《诗大序》  《三言》  人物形象  《牡丹亭》 
描述:史实即冯梦龙的别署,龙子优也是冯的化名。从《情支》的内...
何等奇书《金瓶梅》
作者:宁望珵  来源:长寿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红楼梦》  《南柯记》  笑笑生  西门庆  冯梦龙  汤显祖  《石头记》  现代作家  脂砚斋 
描述:“《金瓶梅》是《红楼梦》之祖,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来。”如此说来,不知会不会有一天“金学”盖过“红学”?·
中国文人的别号、斋号与主体意识
作者:赵佳聪  来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别号  欧阳修  中国文人  陶渊明  红楼梦  冯梦龙  知识分子  居士  汤显祖 
描述: 文人的别号、斋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的产物,是数千年文化的结晶。研究这种似乎不起眼的文化形式,却可以探索到历代知识阶层(“士”)心灵运动的轨迹。别号、斋号中,蕴含着主体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人格追求和审美意识。这是一个以小见大、颇有意味的研究课题。
明清戏剧流派的划分
作者:俞为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戏曲史  戏曲流派  戏剧流派  汤显祖  临川派  封建礼教  思想倾向  王骥德  冯梦龙 
描述:明代初年至清代中叶,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以传奇为主的发展时期,在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曲坛上名家辈出,杰作如林,并且涌现出了一些具有不同风格的戏曲流派。不过对明清戏曲流派的划分和命名,这还是近
也谈《京本通俗小说》——敬质聂恩彦同志
作者:张志合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俗小说  王安石变法  缪荃孙  话本小说  宋代话本  拟话本  真伪问题  社会科学  冯梦龙  宋人话本 
描述:些想法写出来请聂恩彦同志指教。有关《京本通俗小说》的真伪问题,马幼垣、马泰来二位先生在《清华学报》新五卷第一期上就已提出,认为《京本通
谈《情史类略》中的“情”论
作者:孙俊志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程朱理学  汤显祖  美学思想  情至  情真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基本核  情感表现 
描述:“言情”是冯梦龙美学思想的基本核心。在其众多的著述中,对于“情”有很多论述,《情史类略》即是比较集中全面地反映冯氏关于“情”的认识的一部专著。《情史类略》一名《情史》或《情天宝鉴》,系冯梦龙采摘古今
从凌初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
作者:徐定宝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发展  王骥德  戏曲创作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价值取向  冯梦龙  《牡丹亭》  价值定位  戏曲家 
描述:从凌初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徐定宝凌初的《谭曲杂札》从自身的审美立场出发,既揄扬了汤显祖、沈二氏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又批评了各自存在的欠缺,对二人在戏曲价值取向上的分歧,则表示出“合之双美”的心理蕲向,为我们重新观照晚明曲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