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卌三年逨鼎铭的“历人”即《周礼》的“校人”
作者:王晶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卌三年逨鼎  历人  《周礼》  校人 
描述:新出土的卌三年来鼎铭王命来“官司历人”,通过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历人”即《周礼》的“校人”。
于平淡见深度,于景象见人物——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欣赏
作者:乐群  来源:中学语文(初中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于平淡见深度,于景象见人物——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欣赏
见雅凿出奇:课堂教学流程结构变化的妙处例析
作者:周仁良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结构变化  教学流程  例析  出奇  艺术成就  周亮工 
描述:堂教学流程设计同样要通过雕凿才能去粗存精,去芜杂为精准,去纷乱为通畅.特别在教学结构安排上,更要通过再三取舍,即不断雕凿才能打造出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文本研读、人文滋养等综合奇效的精品课来.这正如用外力将分子结构重新组合,使石墨成为金刚钻一样.
伟大于平凡琐碎运化:记木质船舶模型制造者何
作者:刘东明  来源:交通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船舶模型  制造者  木质 
描述:初见何何老爷子,即被他炯炯有神的双目折服.让我一下明白了“矍铄”这两个字的含义。
在激疑生成,在对话入境:《游褒禅山记》教学实录及观察
作者:董旭午 王书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褒禅山  谋篇布局  课文  作者  激疑  引导学生  教学  事业成功  变法改革 
描述:先一起来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生齐读课文第三段。)师:这一段着重写了什么?谁来说说?
至情至性杜丽娘 美轮美奂《牡丹亭》 小剧场青春话剧《牡丹亭
作者:薛静文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财富和精神财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部戏剧史上"至情至性"的经典之作。
牡丹亭》故事源头之谜告破——《牡丹亭》故事之源在大余
作者:谢传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南宋乾道六年洪迈任赣州知府,洪迈是颇有名气的大学者,洪迈编著的《容斋随笔》是毛泽东最喜爱的文集之一,直到临终前都还要读它;他的随笔开创了随笔这种文体的先河。南宋绍兴淳熙年间洪迈编纂了一部《夷坚志》,共有420卷,内容多为神怪故事和异闻杂录,也记载了一些当时的市民生活。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兼谈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李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音乐分析  音乐本体  戏曲唱腔  牡丹亭 
描述: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
立志八年打造剪纸版《牡丹亭》剪纸艺人梦回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處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啃读原著寻找灵感 上网查找宋代服饰资料 爱妻的一杯茶是最好的鼓励 创作的苦思冥想 一笔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评介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吴凤雏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戏曲作品的代表。完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秋。   《牡丹亭》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了轰动。   首先在于,《牡丹亭》所揭示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