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其之静,慕其之韵:走进丁宁的写作世界
-
作者:吕冉 丁宁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衣 秦淮河 王安石 写作风格 文风 诗词 刘禹锡 百炼钢 能带 六朝
-
描述:并且读完之后能带给我一种心灵上的深深的感动,抑或是有所思考、有所启迪,我都会很喜欢。
-
从孙诒让的《周礼正义》看他对《集韵》的研究
-
作者:赵振铎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善.修改数四,乃始成书.项氏所弆手稿,间有刺举.元文而缺其校语者,殆尚未为定本.今辄就管窥所及,略为补注.诒让检核之余,间有条记.又尝得钱唐罗镜泉以智校本及长洲马远林钊景宋本校记,其所得有出先生此书之外者,行将续辑之以续先生之绪焉.光绪己卯二月朏后学孙诒让记.
-
论《经典释文》音切中的支、脂、之三韵系
-
作者:沈建民 来源:语言研究集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释文 左传 音切 韵系 尔雅 又音 广韵 韵字 周礼 诗经
-
描述:直音或标有姓氏之音都不是陆德明心目中的标准音,所以在
-
程砚秋,宋德珠金山寺,侯玉兰御碑亭反串别窑:[五幅照片]
-
作者:暂无 来源:十日戏剧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程砚秋,宋德珠金山寺,侯玉兰御碑亭反串别窑:[五幅照片]
-
黎化南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邓小平徐向前余秋里李井泉王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黎化南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邓小平徐向前余秋里李井泉王
-
龚逢春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华国锋邓小平汪东兴乌兰吴德余秋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龚逢春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华国锋邓小平汪东兴乌兰吴德余秋
-
昆曲摭憶② 鸂鶒和秋雁(燕)老腔老调老身段
-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明皇 明代昆曲 杜丽娘 长生殿 牡丹亭 杨贵妃 创新 表演 戏曲传统 动作
-
描述:唐明皇叫多了,把你叫得竟得了糖尿病,以后让他们都叫你蔡明皇好了!"大家都乐了。阿澎跟我说,1960丰那会儿,她们还都是在上海市戏曲学校读书的小朋友,跟着俞振飞和言慧珠两位校长赴京拍摄电影《游园惊梦》。当时,梅兰芳亲自到护国寺门口来接他们,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小朋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梅老师。梅兰芳、俞振飞、言慧珠这些大名家,都非常开明、非常亲切,给阿澎留下了深刻印象——越是有谱的人越不摆谱!
-
秋至兰香远 天寒松不凋:昆曲艺术的业余传承
-
作者:池玉玺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昆曲 昆曲艺术 曲家 牡丹亭 演出 俞平伯 保护工作 文献保存 理论研究 艺术形式
-
描述:存,以及维持昆曲艺术不至消亡,都起过决定性的历史作用。
-
兰馨馥郁秋霞圃 忆俞振飞大师1989年初夏在嘉定
-
作者:张炳元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折子戏 录像 嘉定 艺术大师 艺术精品 文化部 表演艺术 上海昆剧团 高龄
-
描述:俞振飞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京昆艺术大师。1989年,俞老已是87高龄,但仍精神矍铄,偶尔还登台表演,令人叹绝。为把俞老京昆表演艺术的经典用影像手段记录下来,以流芳百世,垂范后人,1988、1989年,文化部艺术司曾先后两次发文,要求上海做好俞振飞先生15出传统京昆折子戏的录音、录像工作。其中京剧折
-
抗夫,抗理,抗己:从《秋胡戏妻》、《牡丹亭》、《绿牡丹》看
-
作者:严姝璐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胡戏妻 罗梅英 杜丽娘 车静芳 女性意识 觉醒
-
描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