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生命在我手中延续:———本报与航天中心医院、731医院医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灾区救助伤员的航天中心医院医护人员 李庚 摄
5月19日。
8点30分,打给李垂青和邓本力的手机电话显示:无人接听。作为航天中心医院和731医院医疗救援队的成员,他们此时正工作在四川
-
让我静静地陪伴着你:———南京航天晨光集团职工医院3名志愿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题记:在头顶上的天堂里,已逝者望着我们,看我们如何让他们的遗孤安心学习,看我们如何让他们的老人从容生活。
“5·12”汶川大地震过后,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很多震区的伤者被转运到全国各地接受进一步治疗。南京作为转运城市之一,也接收了很多这样的灾区群众。在对他们进行身体治疗的同时,心理干预也在同步进
-
在崛起中感受航天实力 ———两会现场感受社会各界对航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穿梭于两会会场之中,记者一直在找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两会结束时,航天代表、委员们握手告别,并许诺
-
学习孙家栋 打造“航天芯” ——九院772所F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接一版)
爱国奉献,是为了描绘多彩的“航天人生”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43年放卫星。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已是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亲自担任总设计师。对几次关键
-
居安思危谋长远 做强做大靠“两手”:———航天科技集团四院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西安今冬的第一场瑞雪在所有人的期盼中终于降临了。窗外雪花纷飞,窗内气氛凝重。岁月更替,四院以召开战略管理委员会会议的形式,回望“十一五”,绸缪“十二五”。
瑞雪兆丰年。未来的五年必定是值得期待的五年。
循着问题开“处方”
对四院院长田维平的采访,话题还是从这场雪开始。“由预报的小雪变成了大雪,
-
热语声声话愿景 真情切切谈发展:———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军用产业:誓夺全年“满堂红”
杨西玲(四院党委书记):听了许达哲总经理的报告,我有两点感受。一是十分振奋。去年集团公司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报告中多次提到“创历史最好水平”,“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报告中创新点多,体现了党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对基层单位是个带动,我们也要把状态调整好。二是压力
-
航天安保担重任 黄浦江畔筑长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平安奥运打造航天安保知名品牌
2010年4月,上海春意盎然,城市装扮一新,准备迎接参加世博会的各国宾客。在世博园区,一批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安保科技工作者每天都奔波在设计
-
一位日本职业经理人在航天:□本版摄影 宿东 撰文 黄希 聂薇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涿州电子厂的仓库像图书馆一样整洁有序,工人们在这里能轻松得找到任一原料,这也让相川明感到非常满意
高质量的产品来源自员工在工作中的一丝不苟
“航天味”十足的“零缺陷管理”标语
-
航天“老老总”的2011□本报记者黄希刘淮宇通讯员刘兰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圆满完成交会对接“大战”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才留意到航天大院里树上的叶子已经全部凋零了。他记得自己去年第一次离开北京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航天大院里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
特别任务展特别身手:航天特种车助力奥运火炬登顶、抗震救灾侧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现场,都能看到航天特种车的身影。极限环境与众多突发性因素的存在,对人与特种车而言,都意味着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