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554)
期刊文章(4699)
会议论文(80)
学位论文(14)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275)
地方文献 (54)
地方风物 (10)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4)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5533)
2013(236)
2012(333)
2011(319)
2010(257)
2009(245)
2005(199)
1999(114)
1991(67)
按来源分组
大河报(49)
工人日报(36)
都市晨报(10)
新华日报(8)
金华晚报(5)
群言(4)
看世界(3)
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2)
拳击与格斗(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北宋词人魏玩词初探
作者:汪超 吴礼庆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魏玩  魏玩      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 
描述:魏玩是北宋重要的词人,其词既有民歌风味又不失文人雅致。虽内容多闺怨怀人,感时伤春,但在意象选用上自有特点,以"花意象"的功用为例可见其一斑。其遣词每驱使前贤成句,其意境营造更是带着作者的性别印记
宋朝为什么盛产剩男剩
作者:朱英  来源:意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王安石  女婿  进士  男人  女子  人生  唐朝  科举  神宗 
描述:当下对大龄单身男女青年各有一个称呼——剩男、剩。其实,远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就早已是剩男铺天盖地,剩漫山遍野了,全国各地的单身男女比比皆是,即使没有朝廷的大力号召,他们都很自觉地晚婚晚育,而且不搞
一种脸红,叫赤面恐怖症
作者:甘淑珍  来源:大众心理学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恐怖症  中国传统文化  晏几道  关羽  华容道  美德  享受  心理 
描述:无论如何不会说关羽羞涩脸染红晕的。关羽的脸红被安上了忠义的帽子,据说曹操败走华容道时,
玉簪记会比《牡丹亭》好看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 杨 帆 计划11月8日在苏州科文中心首演的昆剧大戏《玉簪记》正在紧张排练中,6折、近3小时的演出昨天进行了第二次连排。这部作为继青春版《牡丹亭》之后,由两岸三地主创人员再次联手打造的重头戏看点十足—— 为啥选中《玉簪记》? 从艺术总监白先勇,到导演翁国生,从编剧张淑香、服装设计王童,到男
胡吴会:一个需要智慧的年代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邹振东 厦门2008年5月26日上午,台湾桃园机场气氛平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即将启程访问大陆。闪光灯下,面带微笑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开怀大笑的吴伯雄热烈握手。连战的“意外”现身,台湾媒体大多是用“高规格的送行”一笔带过,即便是好事的记者,也不过是用连战一句“他是主角,我是配角”的笑谈,点破了此
从《牡丹亭》看中国古典悲剧精神
作者:李阳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剧范式  悲剧范式  团圆之趣  团圆之趣  悲剧精神  悲剧精神 
描述:本文试图以中国古典悲剧的经典剧目<牡丹亭>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古典悲剧不同于西方悲剧的以团圆之趣为特色的悲剧范式及其掩映下的悲剧内涵,并进一步讨论以对正义和善的道德褒扬为旨归的中国古典悲剧精神.
女权精神的突显:《牡丹亭》、《西厢记》主题比较谈
作者:高敏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  主题  比较  比较 
描述:在谈到《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思想性的时候,比较公认的看法是《西厢记》是以情反礼,《牡丹亭》是以情反理。而我认为《牡丹亭》的主题是赞扬女性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精神,从而表达对女性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作者:谭晶纯 季征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作者:谭晶纯 马玉龙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
作者:罗霞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