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82)
期刊文章(2228)
图书(116)
学位论文(60)
会议论文(4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291)
地方文献 (205)
红色文化 (76)
非遗保护 (64)
宗教集要 (32)
地方风物 (31)
才乡教育 (27)
文化溯源 (6)
按年份分组
2014(1450)
2010(342)
2008(251)
2004(79)
2003(104)
2001(73)
1999(54)
1997(69)
1995(62)
1948(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4)
中国书法(12)
书法赏评(7)
书画艺术(4)
书法丛刊(3)
国史馆馆刊(2)
中国书画报(2)
书法艺术(2)
海峡文艺出版社(1)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
靠科技致富的人——访江苏省著名养殖能手黄鹤
作者:辛若明  来源:饲料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苏省  科研基地  黄鹤  养殖  新华日报  人大常委会  土鳖虫  饲养  综合利用  拥军优属 
描述: 去年年底,从《新华日报》获悉,江苏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批准授予十个拥军优属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其中有江苏省无锡县堰桥乡麻歧大队农民黄鹤。在一个春风料峭、乍暖还寒的季节,记者专程来到了风光秀丽
宜黄戏神源祖师庙的遗存与发见
作者:章军华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县  广昌县  祖师  祖师  遗存  遗存  戏台  戏台  明代戏剧  明代戏剧  乾隆年间  乾隆年间  祭祀  祭祀  汤显祖  汤显祖  神龛  神龛 
描述:清乾隆年间的古戏台.恕笔者拙见,这是目前发现的国内唯一专门供祭"戏神源祖师"且规模最大的戏神庙,且有戏台联结供祭的形态.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源师庙记》解读
作者:苏子裕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  海盐腔  临川四梦  戏曲理论  北杂剧  宜黄腔    弋阳腔 
描述:汤显祖以其光辉剧作临川四梦成为我国明代剧坛的标志。他既编撰剧本,又躬践排场,执导执教,甚至为戏班安排上演剧目和演出事务,与艺人保持密切联系。他在进行戏曲创作实践的同时,对戏曲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戏曲创
汤显祖与《宜黄县戏神源师庙记》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宜黄县  戏神  演出活动  戏曲导演  中国古典  《邯郸记》  戏剧创作 
描述:汤显祖晚年在玉茗堂故居,不仅潜心于撰写剧本,同时还热衷于戏曲演出活动。他在写完《邯郸记》以后,便把主要精力转到了从事演出活动方面。这一年,玉茗堂全部峻工。次年(万历三十年,即1602年),他应宜黄腔演员之请,根据
《万病回春》与名方温
作者:徐春娟 陈荣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医林状元  汉方医学  万病回春   
描述:展应用于各科疾病临床,药理研究也方兴未艾,温饮已成为生命力很强的名方。
深圳特区创建三十周年感怀(方原)/西江月·可亲可敬子弟
作者:暂无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目睹惨情心已碎,老泪难收。 舟曲不须愁,国出宏谋,人民军队上征途。更有八方伸救手,重展猷! 祁春山 山海呜咽日月昏,同舟共曲壮悲声。 恶岩滚滚千人殒,祸水滔滔
刘命对庄屈关系的特殊阐释:以“不得志而怨”为视角
作者:宋健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屈原  遗民  刘命 
描述:明遗民刘命《庄屈》一文指出,庄子与屈原皆因不得志而生怨情。虽然,刘氏所论不乏肤阔牵强,却揭示出庄、屈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似之处。同时,从更深的层面看,庄屈并称的论题在明遗民中并不罕见,虽立论各有不同
筠州刘氏:冰玉刚的家族
作者:許懷林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范祖禹  宋代  家族  北宋  士大夫  江西  王安石  资治 
描述:,不仅是他个人的思想写真,更具有普遍的参照价值。这份罕见的解剖自我的素材,在今人的品德教育中依然应该受到重视。
华大讲堂:张铭纵论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
作者:暂无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峡两岸关系  台湾局势  张铭  新闻发言人  纵论  讲堂  副会长  原主任 
描述:6月21日下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国台办原主任助理、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张铭教授应邀作题为《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的报告。
白沙何源宗长寻根问祖到龙塘
作者:暂无 来源:龙塘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白沙何源宗长寻根问祖到龙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