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488)
学位论文
(132)
报纸
(76)
会议论文
(46)
图书
(2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82)
才乡教育
(158)
地方文献
(19)
宗教集要
(9)
地方风物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
(73)
2011
(92)
2008
(87)
2006
(75)
2005
(46)
2004
(54)
1998
(78)
1997
(33)
1995
(34)
1988
(53)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80)
中州学刊
(9)
哲学与文化
(4)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重庆社会科学
(1)
阅读与鉴赏·高中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1)
相关搜索词
学规
《周礼》
天地生物之心
南宋理学
太极辩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儒家
王安石变法
君子
祭祀
宋明儒学
《孟子》
哲学思想
王学统
做人
哲学
为学路径
尊德性
历史世界
主体性教育
太极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陆九渊
唯心主义理学
天理
学习方法
倡导
公民道德建设
太极图说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搜索到相关结果
1770
条
陆
象山
研究三题:[陆九渊]
作者:
李华青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描述:
陆
象山
研究三题:[陆九渊]
陆
象山
的“收拾精神,自作主宰”:[陆九渊]
作者:
艾幼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中国
中国
描述:
陆
象山
的“收拾精神,自作主宰”:[陆九渊]
现代新儒家眼中的
陆
象山
:[陆九渊]
作者:
余品华
赖功欧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学
现代
现代
新儒家
新儒家
描述:
现代新儒家眼中的
陆
象山
:[陆九渊]
试论
陆
象山
的散文风格及其影响
作者:
姜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
象山
散文风格
象山
先生
汤显祖
叙事散文
艺术特色
王安石变法
《项脊轩志》
独特风格
归有光
描述:
试论
陆
象山
的散文风格及其影响□姜
陆
象山
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散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家。他的散文风格不琢奇巧,正大纯粹。他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既有韩愈、欧阳修的散文遗风
陆
象山
的“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作者:
艾幼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
陆
象山
陆九渊
怀疑精神
个性差异
“心”
“六经皆我注脚”
个性发展
独立自主
天赋素质
描述:
陆
象山
的“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朱
陆
之辩的哲学实质--兼论
陆
象山
的学术渊源
作者:
彭永捷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
陆
之辩
《孟子》
学术渊源
“志”
“理”
哲学实质
陆九渊
陆
象山
“心”
伦理与道德
描述:
。朱
陆
之带与朱
陆
异同也同样是东亚儒学发展的一条主线,把握了这条主线,也就把握了整个东亚儒学的学术走向与流变。从哲学史角度来看,朱子与
象山
究竟在争论什么问题,或者说朱
陆
之辩的哲学实质是什么?对此,以往
朱熹
《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荆国王文公》征引文献探析
作者:
顾宏义
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名臣言行录
王安石
史书编纂
描述:
过辑录史料来显示其思想政治倾向的方法与特点。
商鞅与王安石治国
思想
的比较
作者:
黄良升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商鞅
王安石
变法
治国
思想
社会学
社会工作
描述:
的
思想
依據。在下篇中,先從王安石的
思想
開始,建立變法的理想與理論依據;再而對照變法的條文與內容,使王安石治國
思想
更明確。在結論篇中,建立一個比較粗糙與抽象的理念架構來分類他們的
思想
,指出他們思想上
陆九渊会自称为“
陆
”么?
作者:
黄志强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自称
鹅湖之会
宋明理学
《历史》
人教版
发明人
朱熹
描述:
会称自己为“
陆
”么?
朱熹
哲學研究進路
作者:
杜保瑞
来源:
哲學與文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宋明儒學
理氣
格物致知
心統性情
程頤
陸
象山
牟宗三
描述:
典詮釋的進路談
朱熹
學思的鋼要、從基本哲學問題的研究進路談
朱熹
學思的綱要、當代
朱熹
學研究專著的研究進路探析、當代
朱熹
學研究的爭議問題解析」等等,透過這些研究進路的澄清,使
朱熹
哲學的眾多面貌得以互涉關聯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