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12)
报纸(1363)
学位论文(76)
图书(30)
会议论文(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66)
地方文献 (147)
宗教集要 (31)
地方风物 (25)
红色文化 (15)
非遗保护 (9)
才乡教育 (8)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641)
2011(315)
2008(174)
2006(85)
2000(27)
1998(50)
1997(36)
1992(25)
1947(3)
1936(6)
按来源分组
广西日报(9)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
德阳日报(2)
交通公报(2)
歌曲(2)
星星(1)
广西统计通讯(1)
新三门(1)
音乐生活(1)
音乐世界(1)
从汤显祖到钱谦益:一种“诗”观念的复归
作者:赵炜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汤显祖到钱谦益:一种“诗”观念的复归
夏希改造旧城,从此“县去陋名”
作者:一凡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繁昌县  曾巩  唐宋八大家  改造  散文  江西  篇章  县衙  南丰  县城 
描述:门关,四周仅以竹篱为障;城内空空了了,街上行人稀少,偶有宾客驻足,也无舍馆留宿。 堂堂的县府衙门内,只有几间歪歪斜斜的旧屋,遇有雨雪,也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云: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如此凄惶敷衍的政府,谁也不愿到这里任县令,实在是君命难违“发配”至此,那也只能自认晦气,到任后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荒唐言”背后的“真滋味”:《牡丹亭·觋》解析
作者:戴健  来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觋》  觋》  汤显祖  汤显祖  石道姑  石道姑  《千字文》  《千字文》 
描述:中的语言有115处,既显示出他对童蒙文化的熟悉与喜爱,也借以反对伦理思想的虚伪与毒害。
邓显鹤与咸宗宋诗风的形成
作者:周芳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显鹤  江西诗  宗宋  曾燠  程恩泽 
描述:南风雅的曾燠的诗文往来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二是在与程恩泽的交往中通过诗文唱和影响程恩泽的诗学倾向,程恩泽再凭自身高位促使宗宋成为趋势并占据诗坛主流,完成诗风的转变。
为学与为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作者:蒋丽梅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注》  价值转向  王安石  为学  《郡斋读书志》  《老子》    晁公武 
描述:王安石博闻广览,尤爱《老子》,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曾说"介甫平生最喜老子,故解释最所致意",司马光也说"介甫于诸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①,其所注《老子》,对王雱、陆佃、吕惠卿等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亦一代宗匠也"②。可惜王注《老子》仅前十一章原注尚存,其后注文已散佚
“尊德性”与“问学”:朱熹和陆九渊教育观的碰撞
作者:杨丽娟  来源: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德性”  问学”  理学  教育观 
描述:共通之处.
朱陆关于“尊德性与问学”关系之争
作者:吴凯雷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尊德性  问学  争辨 
描述:“尊德性与问学”的关系是朱熹与陆九渊在教育思想方面的主要争辩之一。此争辨主要集中在道德知识怎样转变为道德品质,这本身即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对今天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汤显祖邯郸记的化思想和明代中叶以後之社会
作者:吕凯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邯郸记的化思想和明代中叶以後之社会
津门书画院第二届年展刘绍新作受关注(图)
作者:暂无 来源:每日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刘绍作品 日前,“津门书画院第二届年展”在台儿庄路6号院创意产业园开幕。此次展出本市著名书画家精品近作160余幅。其中既有孙其峰、杨德树、赵树松、孙长康等老一辈书画家作品,也有
用不断的创新经营聚客——对话宣武天虹总经理王英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从进京之初选址南城到目前的三足鼎立,来自外埠的百货巨头天虹商场已经在北京站稳了脚跟。为此,记者近日和北京天虹公司副总经理兼宣武天虹总经理王英面对面,畅谈北京天虹首店的经营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