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下场诗之"集唐"
-
作者:刘绍颖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下场诗 下场诗 集唐 集唐 明后期 明后期 中晚唐 中晚唐
-
描述:"集唐"作为明清传奇里下场诗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中不乏画龙点睛之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汤显祖所作<牡丹亭>中的下场诗.通过对<牡丹亭>下场集唐诗的简要介绍,分析汤显祖创作时受到的明代后期文化思潮
-
梅花笑
-
作者:孟长君 来源:缤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三弄 牡丹亭 汤显祖 毛泽东 源氏物语 吴昌硕 杜丽娘 红梅 爱情 雌蕊
-
描述:一点绽开,碰上下小雨
-
迎刃析疑如破竹 擘流辨似欲分风(下):钱锺书戏曲论零札
-
作者:郑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史 戏曲研究 析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牡丹亭 元杂剧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戏曲作品 小说
-
描述:三毕生致力于打通文史哲和中西文化的钱先生对不同学科往往采取一种同贯共规的态度,力求泯町畦而通骑驿,以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在他的著述中,仅有少量篇章以探讨戏曲艺术规
-
浅探“临川四梦”演出传播中的不均衡现象
-
作者:王省民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不均衡现象 传播 演出 戏剧创作 《牡丹亭》 艺术成就 汤显祖
-
描述:临川四梦代表了汤显祖戏剧的艺术成就,它们共同构成其宏伟的梦剧结构形式,是我们研究汤显祖戏剧创作的主要对象,我们应该将临川四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但是,在临川四梦的传播中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
拾画叫画
-
作者:邓晨曦 来源:收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柳梦梅 一见钟情 杜丽娘 办公室 汤显祖 花园 戏剧
-
描述::http://wanglaiwen.arts.cangcn.com拾画向王来文求画,他指着办公室的一帧装裱好、装上框的画说:"送给你。"是为"拾"画。我想起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的经典之作《牡丹亭》
-
汤显租的纯情女"粉丝"
-
作者:蒋晗玉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青春版《牡丹亭》 粉丝 同济大学 演出 柳梦梅 杜丽娘 谢幕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的现场演出我是在上海同济大学看的.上中下三本分三个晚上演出.当第三天演出在同济的圆弧顶大礼堂里即将结束的时候,箫笛鼓乐声中"杜丽娘"与"柳梦梅"最后出来谢幕,观众起立,热烈地鼓掌.
-
《拾画》、《叫画》
-
作者:辰辰 程十发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阴阳两界 汤显祖 牡丹亭 后花园 寻梦 自画像 太湖石 传奇 杜丽娘
-
描述:《拾画》、《叫画》出于明汤显祖传奇《牡丹亭还魂记》,演南宋南安太守杜宝之女丽娘游园之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欢好,醒后相思成疾,悒悒而终。地府判官怜其痴情,准其魂魄夜间出入阴阳两界,找寻梦中可人。三年
-
坂东玉三郎和昆曲艺术的普世价值
-
作者:郑培凯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日本歌舞伎 昆曲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 舞台演出 演员 离魂
-
描述:一中国传统戏曲的作者一般都是文人,拍曲填词,以锦绣文章编出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可是表演的人,往往不是来自社会上层,而是出身低贱的职业演员,经常在上层精英社会的娱乐场合演出。明清以来,家乐的传
-
悠远昆曲扬绿谷
-
作者:刘智宁 毛倩倩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遂昌县 十番 汤显祖 昆曲 演奏风格 器乐演奏 民间艺术 曲牌 坑口 新中国
-
描述:求解:曲从天上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走进遂昌县石练镇石坑口村的村头,你会听到一阵阵忽高忽低的歌声,并伴随着器乐演奏的声音,其高亢清丽的曲调,和着略带嘶哑的嗓音。这种古朴、原始的音质沁入心脾,使
-
三更有梦书当枕
-
作者:彭拥华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汤显祖 女子 学生时代 牡丹亭 女作家 衰老 写作 青葱 皮肤
-
描述:我还依稀记得自己如梦懵懂的学生时代,青葱美丽的少女年月。依然觉得自己面容年轻,皮肤光洁,但不知不觉中却已为人妻为人母,我已是一个8周岁男童的妈妈。酷爱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名句,则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