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76)
报纸(390)
图书(24)
学位论文(22)
会议论文(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73)
地方文献 (113)
地方风物 (17)
宗教集要 (12)
非遗保护 (6)
才乡教育 (5)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88)
2011(113)
2010(96)
2009(65)
2006(49)
2005(40)
2002(23)
1988(21)
198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56)
中华文化画报(2)
散文诗(2)
福建中医药(2)
文史天地(1)
啄木鸟(1)
芳草(经典阅读)(1)
新青年(珍情)(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1)
安康学院学报(1)
地价高低 悬殊何
作者:贺宛男  来源:证券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地价  土地转让  评估值  转让价  张江高科技园区  上海农工商  中华企业  古北新区  房地产价格  近期交易 
描述:上海申博成功,房地产价格普涨,特别是那些有地皮的上市公司(包括母公司),更是大发地市。那么地价多少才合理呢?$$稍稍浏览一下近期交易的地产价格,高低悬殊竟有点让人看不懂了。$$12月17日,中华企业(600675)将位于古北新区的一块土地转让给新长宁集团,面积42442平方,转让价21142.81万
人与禽兽何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背靠背 无论我们把黑猩猩归入猩猩科还是人科人属,对黑猩猩都毫无影响,影响到的只是人自身而已。无论进化论还是神创论,都把人放在一个独一无二的最高环节,这与其说是科学和宗教,还不如说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体现。 近几年来,随着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家又有了不少神奇的发现。2001年初《北
曾巩籍贯考
作者:龚重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籍贯  南丰  临川 
描述:曾巩一贯被认作南丰籍,可清代临川进士李绂曾提出质疑。据查史料表明,南丰仅为曾氏五世祖的旧籍,曾巩与其父均出生于临川,临川有其田园庐舍。曾巩曾明言自己为临川人,临川一直尊曾巩为乡贤进行祭祀。曾巩籍贯的归属不是南丰而是临川。
《涑水记闻》考一则
作者:何兆泉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涑水记闻》  司马光  刘贡父  曾布 
描述:《涑水记闻》考一则
茶文化点滴():古典风雅的烹茶艺术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茶经》  《红楼梦》  欧阳修  贾宝玉  王安石  曹雪芹  井水  苏轼  雨雪水 
描述:我国人民对烹茶或冲泡茶的艺术,历来就很重视。唐、宋以来,品茗家们对饮茶用水更是讲究,许多有关茶叶的专著和诗词都讲到烹茶用水。陆羽的《茶经》,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欧阳修的《大明水记》、《浮槎山水记》等,都叙述了烹茶艺术的动人情节。
善待人之——学会包容
作者:农志鸣  来源:心理世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一性  文学批评  基本保证  个性差异  王安石  人际关系  相似性  特大桥  日常生活  人际交往 
描述:任何一种文明的延续还有赖于容纳差异,排斥差异,强求一致是反自然的,它只能造成社会的停滞和文明的毁灭。下面的故事就很难耐人寻味—— 1906年的一天,一队沙俄骑兵通过彼得堡附近的半坦卡河上的爱纪毕特大桥时,指挥官为了向路旁行人炫耀军威,命令马队
晏欧词同论
作者:王珏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内容  语言风格  表现手法 
描述:在词史上,晏殊与欧阳修齐名,他们的词代表着宋初个词创作的最高成就,影响遍及北宋一代词家。他们的词风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显示了各自的个性特征,无论取材还是表现手法,都有些微差异。从总体上说,晏词多写一己的流连光景、感伤时序,以辞采秀丽见长;欧词多写男女的离愁别恨、思恋怀想,以情致深婉取胜。
《婴童金》贵在金
作者:孙丽平 冯晓纯 孟祥辉 马琳 段晓征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婴童金  学术经验  王烈 
描述:》贵在“金” ,其意义有三 ,现分述如下。1 “金”在全本书所载之 ,是导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等历届会议交流的 34册论文集
《太平寰宇记》纪年误一则
作者:张维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太平寰宇记》纪年误一则
陆九渊对王安石变法态度的考
作者:于少海 刘毅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文公祠堂记》一文,对王安石的学术、人格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其后,在《与胡季随》、《与薛象先》二文中又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在《与胡季随》中有“《王文公祠记》,乃是断百余年未了底大公案,自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之句。后来有学者据此认为陆九渊完全赞成王安石变法,“《荆记》(指《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对王安石变法表示赞同,主张祖宗之法可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