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39)
报纸(1183)
会议论文(94)
学位论文(64)
图书(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64)
地方风物 (1171)
宗教集要 (155)
地方文献 (98)
非遗保护 (47)
红色文化 (39)
才乡教育 (31)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632)
2013(221)
2012(268)
2010(185)
2009(112)
2007(100)
2006(84)
2001(35)
1993(30)
1992(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0)
铀矿地质(30)
岩石学报(9)
高校地质学报(8)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6)
地质出版社(4)
地质与勘探(4)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
广东化工(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1)
铀矿矿床勘查模式探讨
作者:付湘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热液活动中心  圈闭构造  铀矿床勘查模式 
描述:铀矿最后一期大规模火山熔岩喷发结束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铀成矿流体活动,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形成热液活动中心。铀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遇到圈闭构造发生矿质沉淀,形成铀矿石。因此,在铀矿
铀矿邹家山矿床钛铀矿赋存特征及成因
作者:王运 胡宝群 孙占学 李学礼 郭国林 饶明辉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邹家山铀矿床  铀矿  赋存特征 
描述:矿充填于钛铀矿中。钛铀矿空间分布特征为:在横向上集中于含矿断裂中,垂向上随深度增加而有含量增多的趋势。钛与铀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钛铀矿矿化仅有1期,而沥青铀矿则为两期。钛铀矿成因主要为沥青铀矿交代含
铀矿邹家山工区含铀凝灰岩的矿化特征
作者:薛振华 蒋振频 董永杰 喻建发 胡荣泉 张柳贵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凝灰岩  绿泥石  铀矿 
描述:铀矿邹家山工区50 m中段发现含铀凝灰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这种凝灰岩铀矿石中铀含量达7.13%;该矿石中绿泥石含量较高.笔者认为,在铀矿田中,斑岩与凝灰岩接触部位应有富铀矿体存在.
铀矿基底变质岩中角闪石榴(斜)黝帘石角岩的发现
作者:蒋振频 董永杰 喻建发 胡荣泉 吴水林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角岩  基性脉岩  热变质作用  叠加变质  铀矿 
描述:们依第1期变质矿物的晶格发生连生,也使第1期变质矿物发生了重结晶和自净作用,并趋于自形.这一角岩化基性脉岩的发现,揭示在古生代铀矿变质基底仍然遭受着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三者伴随的较为
铀矿重磁场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分析
作者:曹寿孙 龚晓春 吉高萍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重磁场  基底构造  找矿选区 
描述:依据铀矿重、磁场资料,分析了该矿基底构造、火山机构的某些特征,以及有关成矿条件,并对找铀矿选区及其背景条件进行了论述.
铀矿地球物理场特征浅析及其找矿意义
作者:冯必达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特征  区域地球物理场  地质组合模式 
描述:地面伽玛偏高场、航空伽玛能谱铀高值晕对应,这是断裂构造、岩石接触界面控制矿床产出的标志。根据区域标志提出了矿“五位一体”的区域地球物理场——地质组合模式,深入讨论这一模式和应用这些标志对于建立矿
铀矿611和6122矿床与34号矿床矿石建造特征对比
作者:吴仁贵 余达淦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矿石建造  火山岩型铀矿床  矿石矿物 
描述:元素矿化类型。
铀矿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
作者:邵飞 徐恒力 邹茂卿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铀的富集  岩浆期后热液系统  铀矿 
描述:在不同时间域内其活动空间有异,并由此制约着矿铀矿化的时空分布。文章还对矿内深入找矿提出了建议。
铀矿巴泉隐爆角砾岩(筒)地质特征与铀成矿
作者:周玉龙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巴泉铀矿床  隐爆角砾岩筒  控矿作用  地质特征 
描述:的综合地质单元。燕山晚期潜斑岩浆和玢岩浆的侵入、隐爆作用形成的角砾岩(筒),以及断裂构造的频繁运动,对铀成矿乃至矿床的形态和规模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隐爆角砾岩(筒)的形成具有脉动性、隐爆性
江西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控矿作用
作者:魏祥荣 林舸 龙期华 周叶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构造带  铀矿化作用  铀矿 
描述:-赤铁矿型矿化蚀变,表明邹石构造带对成矿的重要作用.各矿床内矿带的展布表明,主要矿带走向的法线方向总是指向盆地的特定区域.在总结已知矿床规律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邹-石构造带仍然是盆地最具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