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81)
期刊文章(283)
学位论文(9)
会议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14)
地方文献 (25)
地方风物 (15)
红色文化 (10)
宗教集要 (6)
才乡教育 (4)
非遗保护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240)
2013(17)
2010(28)
2006(16)
2005(12)
1996(9)
1992(5)
1990(8)
1985(9)
1983(7)
按来源分组
文献(6)
抚州师专学报(5)
皖江晚报(2)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
炎黄春秋(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
侨乡科技报(1)
大河报(1)
中国书画(1)
中华书道(1)
从蝴蝶说到读书的“”与“出”
作者:曾庆鸿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蝴蝶  读书  林风眠  刘绍棠  阅读  写作  艺术家  独特风格  发展创新  景德传灯录 
描述:”也是这个意思。面壁,本指佛教的坐禅,面向墙壁,端坐精修,《景德传灯录三菩提达摩》:“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成语“作茧自缚”,说的是蚕儿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不过,蚕儿最终还是冲破了茧的束缚,化为蛾,这与蝴蝶从茧中挣脱出来,获得自由,是一样的。蝴蝶和蚕的
山西省临县正觉寺的历史演变及创建年代之我见
作者:白礼昌  来源:山区经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建年代  创建年代  历史演变  历史演变  临县  临县  山西  山西 
描述:应“临县保护正觉寺十二连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刘黎明、高卫平同志的邀请,我于2008年7月25日到达临县曲峪镇小甲头正觉寺,对其历史演变和创建年代进行了考察鉴定。
《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与《〈牡丹亭〉成书年代
作者:吴书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戊子系统”  “戊子系统”  徐渭  徐渭  潘之恒  潘之恒  三妇评本  三妇评本 
描述:,如牡丹亭成书、版本比较等,与《新考》作者进行商榷,从而论定《牡丹亭》不可能成书于万历十六年(戊子),并指出其所谓两个版本系统说的谬误。
陕西志丹县马头山道教真身泥塑年代的测定分析
作者:齐洋 周萍 张立玫 刘成 李博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  道教  真身泥塑  真身泥塑  ~  ~  14  14  C测年  C测年 
描述:~(14)C测年技术作为一种测年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在考古学、地质年代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等许多方面。为了解陕西志丹县马头山道教真身泥塑的年代,采用加速器质谱~(14)C技术对道教真身泥塑的谷秸进行了
春秋官制与《周礼》职官系统比较研究——以《周礼》成书年代
作者:李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成书年代  春秋  职官制度 
描述:,但基本都是围绕西周官制或笼统的周代官制。对于《周礼》这样一部成书年代复杂的文献来说,仅仅作西周时期的研究,并不能完全说明《周礼》的成书年代问题,还需要继续进行后世官制的比较。其中,春秋官制与《周礼》职官
秦俑坑年代考辨--与陈景元同志商榷
作者:张占民 何欣云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俑  俑坑  兵器  陈景元  年代  秦始皇  武士  辎重车  斧钺  战车 
描述:取拆字的方法,把一
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周礼》成书年代再探讨
作者:沈长云 李晶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官制  《周礼》  成书年代 
描述:由此,判断《周礼》的成书年代不会早于春秋末叶,或当在战国前期。
青春版《牡丹亭》首次来演出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首次来,并在山东大学举行了学术讲座、新闻发布会及示范演出等,让到场师生了解了昆曲艺术,重温国粹经典,近
书院:难见昔日风采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锈花楼外景 □文/图晚报记者陈洪明汪红春 核心提示 这里,有着800多年的风雨沧桑,唐宋八大家中的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先后在此讲学;才子之乡,人才辈出,它功不可没。这里,曾是衙门府邸、古代女子的闺房,庄严、神秘结合在一起;300年来,在它周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衙门被毁、考棚被拆、新学
皮埃尔·勒《论平等》研究
作者:赵尧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  平等  博爱  人类平等  权利 
描述:一样,都是上帝的杰作。在书的序言中他对卢梭更是大加赞扬,是由于卢梭对平等的理解将上帝的地位置于人类之上,并且不断激励人们去追求平等。而勒更是高度重视对平等的追求,他提倡在存在不平等的世界里必须另辟学说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