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62)
学位论文(522)
图书(118)
会议论文(54)
报纸(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83)
地方风物 (118)
地方文献 (116)
非遗保护 (33)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4(111)
2012(135)
2011(126)
2007(98)
2006(77)
2002(49)
2000(31)
1999(41)
1995(27)
1992(17)
按来源分组
郭沫若学刊(5)
史学月刊(4)
外语与外语教学(3)
长城(3)
齐鲁书社(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
巴蜀书社(1)
当代图书馆(1)
党史纵横(1)
同舟共进(1)
佛国的天籁之音
作者:郑汝中  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敦煌石窟  研究  音乐史  中国  唐代 
描述:佛国的天籁之音
先秦文献音乐史料考
作者:周柱铨  来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史料  研究  中国  先秦时代 
描述:先秦文献音乐史料考
梁启超评王安石
作者:梁启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1021  1086  哲学思想  研究 
描述:梁启超评王安石
李灏深圳工作文集
作者:李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  研究  广东  深圳市  文集 
描述:李灏深圳工作文集
系统完备,思想精深:论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影响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研究  特点  影响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从整体而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郑重审慎的研究态度、以文学艺术标准取代传统史家品评标准和传统与新变的矛盾挣扎.这些特点使胡应麟的小说理论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已表现出
王谟辑佚成就述论
作者:崔婧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谟  辑佚学家  研究  辑佚工作  影响 
描述:读王谟《江西考古录》、《汉唐地理书钞》、《汉魏遗书钞》等辑佚著作,分析这些辑佚著作的编排体例与辑佚方法,并结合其他学者先前对王谟辑佚工作的简要分析,从而对王谟学术思想产生背景与形成原因、王谟文献辑佚工作的内容、王谟文献辑佚的体例、方法和辑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他整个一生的辑佚活动对各类学科、对后世文献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述,以期让大家对王谟本人,以及王谟在文献学史的地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文史博览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独秀  蒋介石  徐志摩  郭沫若  共产党的领导  人物形象  梅兰芳  《牡丹亭》  文史  国共合作 
描述:对这个虎符很是喜爱,因它古气森森,绿霉斑斑,且很重实,就用之当作镇纸,燃起了他创作的欲望。1942年2月2日,他开始写作,用了10天时间,完成了五幕话剧《虎符》。在剧中,郭老塑造了信陵君、如姬、侯赢、朱亥、魏王、唐睢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剧中的魏王,有讽刺蒋介石之意,演出后遭到禁止。全国各地,直到解放以后,很多剧院上演《虎符》,《虎符》可视为郭老的一部代表作。
说真话,诉真情
作者:王进军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真话  《我的童年》  《牡丹亭》  写作能力  健全人格  设计思路  农村妇女  《女神》  教师  郭沫若 
描述:说真话,诉真情
老子确是图书馆长
作者:郭侃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其人  图书馆长  当代图书馆  清代学者  国家图书馆  郭沫若  史记  有争议  周礼  理论与实践 
描述:确也留下了悬案。但是,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和考证,至今基本上有了一致的看法,即老子就是老聃,曾任周守藏史。郭沫若先生也相信《史记》对老子的记叙,误为老子是老聘,是孔予的老师。①梁启超是“疑老”派,但他
《兰文化探微》之五——沐浴洁身祈赐福——古代祓楔礼俗与兰(
作者:吴厚炎  来源: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部备要》  兰文化  《艺文类聚》  佩兰  魏晋南北朝  《十三经注疏》  《周礼》  郭沫若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曾点 
描述:祓禊是古代除灾去邪的一种祭祀仪式,为儒家礼制中的“吉礼”.之后,演变为同“水”有关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