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65)
报纸(1255)
图书(40)
学位论文(39)
会议论文(2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95)
地方文献 (285)
红色文化 (67)
地方风物 (32)
非遗保护 (18)
宗教集要 (14)
才乡教育 (13)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296)
2013(186)
2012(284)
2011(278)
2010(258)
2008(187)
2005(79)
2004(78)
1997(52)
1990(17)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22)
东坡赤壁诗词(10)
戏剧之家(10)
黄梅戏艺术(4)
金融队伍建设(2)
湖北政报(2)
今日海南(1)
沈阳出版社(1)
舞台美(1)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1)
春风染得江城绿
作者:曾晴  来源:税收征纳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珞珈山  黄鹤  飞花  樱花  公园  税务 
描述:“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江城的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大地萌动着无限的生机。放眼四望,芳草萋萋,晴川历历,琴台绿影,龟昂蛇舞,黄鹤白云,钢城飞花,春江潮涌,江城浸染在明媚春光中。当你漫步在公园
试探《曲话》的戏曲理论体系(续)
作者:李若驰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曲  曲话  戏曲创作  内容与形式  戏曲艺术  重要组成部分  剧作家  汤显祖  中国戏曲 
描述:甚也。”元人周德清进一步指出:“未造其语,先立
临川一梦 千古绝唱——《牡丹亭》:传统戏曲的现代回归
作者:龚孝雄  来源:今日上海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汤显祖  审美  上海昆剧团 
描述:临川一梦 千古绝唱——《牡丹亭》:传统戏曲的现代回归
试论戏曲现代戏中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续)
作者:吴乾浩  来源:陕西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现代戏  汤显祖  戏曲作品  艺诀  观众  社会主义新人  新人形象  剧作家  思想性  艺术形象 
描述: 真实的阶级感情艺诀曰:“戏无情不感人”。汤显祖在《焚香记总评》中也说:“其填词皆尚真色,所以入人最深,遂令后世之听者泪,读者颦,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真情在戏曲作品中决非可有可无的东西
汤显祖的戏曲观与晚明心学思潮
作者:陈永标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晚明心学  《牡丹亭》  戏曲  心学思潮  戏曲艺术  个性解放  文化专制主义  文学创作  人文主义 
描述:时代要求,才是汤显祖“主情说”的基本内涵和美学价值。文章还与欧洲中世纪文艺思潮作了一些比较,提出了中西作家反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斗争的人文主义文艺思想相通相似之处的看法。
蝶恋花·深切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
作者:黄鹤群  来源:江南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小平  实事求  南通市  邓小平同志  研究室  黄鹤  英名 
描述:巨星陨落举国哀。百花滴血,万民齐缅怀。撑天拨地风云变,披肝沥胆山河改。 实事求是作表
戏曲史家赵景深教授点滴
作者:周光夏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授  爱情故事  赵景深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  时代意义  杜丽娘  文学史  临川四梦 
描述:位矮矮的老人,胖墩墩的脸上微露笑容,有声有色地介绍道:“汤显祖《牡丹亭》是“临川四梦”中的代表作,全剧共五十五出,为明代传奇中稀有的长篇,《牡丹亭》这部传奇的主题具有强烈时代意义,它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猛烈抨击了
戏曲创作中的梦与文艺深度心理
作者:林荣芹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梦境描写  中国戏曲  戏曲  作家  形象  世界文学  心理世界  汤显祖  精心设计 
描述:人们能够理解它们,而另一方面,戏曲作家创造出的梦的意境与氛围,又在阻止人们接近它们。摆在我们面
孟称舜“传情”理论及其戏曲创作
作者:彭茵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娇红记》  汤显祖  王娇娘  《牡丹亭》  戏曲理论  戏曲创作  《西厢记》  汤沈之争  女主人公 
描述:一孟称舜(约1600—1661年以后),字子若、子适,号卧云子、花屿仙史,浙江会稽人,是明天启、崇祯年间重要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今存其杂剧五种:《桃花人面》(又名《桃源三访》)、《花前一笑
悼李準
作者:谭杰  来源:牡丹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  洛阳  书法  天棚  文章  笑话  黄鹤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