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79)
报纸(768)
图书(70)
学位论文(27)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95)
地方文献 (340)
地方风物 (41)
红色文化 (22)
非遗保护 (22)
宗教集要 (19)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532)
2012(149)
2011(160)
2010(129)
2008(117)
2000(37)
1999(33)
1996(28)
1993(18)
1989(19)
按来源分组
淮北日报(14)
语文学刊(7)
京九晚报(5)
中国统一战线(4)
青年文学家(3)
人民政协报(3)
中国典籍与文化(2)
深圳特区报(2)
江苏政协(2)
中州统战(1)
济南浩博公司总经理徐红:把握商机 引导市场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家电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浩博公司  电磁炉  市场  经营策略 
描述:目前山东的电磁炉已经从高端家庭的消费品过渡到普通百姓的家庭消费,市场正处于产品导入期的末期,即将进入成熟期,增长的幅度也是很大的。但是还应该看到,人们对电磁炉产品的品牌意识还很淡薄,销售主要是依靠终端导购的讲解、朋友的推荐和个别广告的引导,因此市场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周礼·官宗伯》注郑玄诗乐观探悉
作者:杨允  来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官宗伯》  郑玄注  诗乐类别  歌诗语言  用乐  等级尊卑 
描述:<官宗伯>是<周礼>中的一篇.郑玄为其作注,在训释名物、注解经文的同时,还寓思想于注疏,详细阐发了自己的诗乐主张,对诗乐与性情的关系、诗乐类别的划分、歌诗语言的艺术、诗乐的功能、诗乐的制作及传习
试论汉儒经注文献之价值:以《周礼·官·典瑞》郑注一则为例
作者:郑子良  来源:文献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资料  《周礼》  汉儒  先秦史研究  郑注  价值  经注  儒家经典 
描述:先秦时期史料匮乏是束缚先秦史研究开展的重要因素。新出土文献资料增进并刷新了我们对古书的认识,同时也揭开了对《周礼》等儒家经籍重新认识的篇章。儒家经籍作为先秦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但是,在先秦史研究中,应该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即是古代学者尤其是汉代学
佳期别在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访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教授
作者:周慧  来源:吉林农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田教授长期致力于药用植物,尤其是人参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人参采收、初加工、贮藏过程中共性技术研究"、"参地短期轮作制研究"、"改进红参加工工艺研究"等国家或我省的课题研究,出版刊发大量的文章或相关书籍,是名副其实的"人参专家".田教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人参的相关知识及我省的人参产业发展情况.
杜子对《周礼》今书的校勘及郑玄对杜校的取舍
作者:杨天宇  来源: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子  《周礼》  校勘  郑玄 
描述:的结果只有少部分为郑玄所取用,其它则仅于郑注中存之以备参。杜校《周礼》的情况和郑玄取舍杜说的情况都较复杂。幸赖郑注而使后人尚可窥杜子《周礼》学之一斑。
彭华川 程欣荣 吴宏谋 郎革成 黄根 徐月明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诗词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彭华川 程欣荣 吴宏谋 郎革成 黄根 徐月明
李绍华 徐芳 王金榜 杨继新 吴华山 樊玉媛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春节展华车,大众名牌赠老爸。 小弟刚添新现代,大哥宝马已归家。 村头夜舞 巨屏电视村头挂,一曲探戈夜幕拉。 男女双双随曲舞,欢歌直到月儿斜。 王金榜 西江月·过稻场湖 岸列婆娑垂柳,风吹碧绿清泉
佳期别在山里 应是人参五叶齐:访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教
作者:周慧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吉林农业大学  人参  专家  新农村  中药材  热线  学院  药用植物 
描述:田教授长期致力于药用植物,尤其是人参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人参采收、初加工、贮藏过程中共性技术研究”、“参地短期轮作制研究”、“改进红参加工工艺研究”等国家或我省的课题研究,出版刊发大量的文章或相关书籍,是名副其实的“人参专家“。田教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人参的相关知识及我省的人参产业发展情况。
树含情,暮云蕴思:解读“怀人诗”
作者:朱阳慧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春江花月夜  解读  诗歌鉴赏  相思  望月怀远  夜雨寄北  李白  中学  晏几道 
描述:2011年江苏高考考的是杜甫的怀人诗《春日忆李白》,不少学生觉得很茫然。因为大家早已习惯了杜甫的那副忧国忧民的面孔,对于他的理解不是心忧天下苍生,就是壮志未酬、老病孤愁。其实虽说中学课本中所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旅夜书怀》等杜甫的诗歌都是表现杜甫漂泊流离而又
相寻梦里路 飞雨落花中:试从晏几道《鹧鸪天》一词探其恨之
作者:郭弘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恨之“梦”  艺术魅力  心境  生命意义 
描述:晏几道之"梦",在内容上,以最习见的恨题材表现出来,是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寓有"微痛纤微"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表现了特有的深婉沉着的唯美风格,折射出词人一片"孤"、"痴"、"真"、"幻"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