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难奇广,余旨不绝: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特色
-
作者:周海平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深 致难 力奇 旨广
-
描述:王安石散文素以"瘦硬通神"而著称,《游褒禅山记》颇能代表这种风格。此文以求深、致难、力奇、旨广为显著特点,由一个极为普通的景点发掘出极为异众的旨趣,写出了在立意与结体等方面甚为奇异的游记,不同于一般作家的风格,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不绝的余味的审美效果。
-
甬城后花园 旅游特色镇: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东钱湖镇
-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钱湖 旅游特色 宁波市 浙江省 历史悠久 王安石 春秋时期 森林城 卫生镇 淡水湖
-
描述:东钱湖镇位于宁波市东南翼,拥有"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森林城镇"、"宁波市旅游特色镇"等诸多荣誉。历史悠久,禀赋独特。东钱湖是我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春秋时期,沧海桑田造就浩荡古钱湖。唐天宝年间,鄮
-
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
作者:张敏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王心学 情与理 临川四梦
-
描述:展现。
-
汤显祖的“四香”
-
作者:心耕 来源:海峡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的“四香”
-
临川才子汤显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许爱珠
说到汤翁,都知道是汤显祖。这位伟大的中国戏剧家,与伟大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齐名,同样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生活于同时代,东西剧坛上这两颗明星互相辉映,因此,汤显祖在西方
-
汤显祖与《牡丹亭》(上)
-
作者:暂无 来源:北方新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年),号海若、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戏曲家。他少年好读,21岁中举,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他性格耿直,因上疏抨击执政宰相而遭贬。1598年,他辞职回家,度过了20年
-
汤显祖与《牡丹亭》(下)
-
作者:暂无 来源:北方新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明朝王思任在《牡丹亭序》中说:“杜丽娘隽过言鸟,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瘐,泉台可瞑,獠牙判发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这道出了杜丽娘的性格特点。她为情人而死也要为情人而再生;为理想而牺牲,也要为理想而复活。她要求柳梦梅掘她的坟墓,让她复生。作者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
汤显祖牡丹亭历久常新
-
作者:方悦 来源:大公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的戏剧家──汤显祖,由于他与英国的莎士比亚处于同一时代,还被现代人美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字义
-
读《牡丹亭》忆汤显祖
-
作者:暂无 来源:西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罗朗
在《红楼梦》里看到:有一次行酒令,黛玉一时怕被罚,也不细想就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当时众人都不在意,只有宝钗知道这句话来自《牡丹亭》,第二天她专门去找黛玉,说这是不正经的书,读了“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羞得黛玉满脸绯红。按宝钗的说法,假若王夫人下令在大观园里“扫黄”的时候查出这本书来
-
汤显祖《牡丹亭》故事源自哪里
-
作者:顾祖年 来源:常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其中《牡丹亭》为汤显祖的主要代表作,轰动文坛曲苑,至今在中外舞台上盛演不衰。南昌大学萧峰文化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