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晓华五首
-
作者:段曉華 来源:词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虞美人 蜻蜓 浣溪沙 挑刺 清平 新河 相思 中洲 桃源
-
描述:段晓华五首
-
腐儒不腐——谈《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
作者:胡冠莹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情 理 理 人物 人物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
描述: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情”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
-
“以情悟道”开启走向人物心锁的金钥匙:浅谈李云导演《阳光女
-
作者:杨淑霞 来源:神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悟道 金钥匙 《牡丹亭》 女工 阳光 导演 人物 《红楼梦》
-
描述:创作《红楼梦》时,同样提出了“以情悟道”之说,实乃异曲同工之妙哉! 2012年3月,我接受任务,在大型现代豫剧《阳光女工》中担任主要角色——菊花,创作期间,在著名导演艺术家李云先生的帮助下,我深得
-
金钱与权势下的爱情——新编京剧《杜十娘》李甲人物表演心得
-
作者:靳学斌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十娘》 李甲 心得 表演 人物 京剧 新编 权势 金钱 爱情故事 《牡丹亭》 外国电影 朱丽叶 罗密欧 典型性 普遍性
-
描述:金钱与权势下的爱情——新编京剧《杜十娘》李甲人物表演心得
-
漫谈陈继儒的《牡丹亭题词》
-
作者:程芸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古代戏曲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中国 中国 牡丹亭题词 牡丹亭题词
-
描述:漫谈陈继儒的《牡丹亭题词》
-
《牡丹亭》中人物的精神分析解读
-
作者:张嘉欐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牡丹亭》 《牡丹亭》 人物 人物
-
描述:文章将《牡丹亭》分作上下本,以精神分析学理对杜丽娘和作家进行心理研究,解读分析杜丽娘的本我、超我、自我及对剧情的影响,提出了本我戏与自我戏的见解,也认为作家主情论与士不遇的创作心理分别影响了上下本的剧情设计。
-
芳冠六清 灼灼其华——昆剧音乐家辛清华访谈
-
作者:徐明松 张泽纲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清华 音乐家 唱腔 南曲 昆曲 《牡丹亭》 红娘子 上海昆剧团 音乐形式
-
描述:昆剧犹如中国戏曲百卉园中的一朵馨香四溢的兰花,雅韵宛然,令人神迷。昆剧音乐则是昆剧艺术无穷魅力的内核所在。昆剧音乐家辛清华,数十年来在这方兰花苑里辛勤耕耘,催发了一枝枝新蕾奇葩,竞相绽放。 辛清华,1958年开始昆曲折子戏的作曲;他在昆剧作曲领域崭露头角的是现代戏《琼花》,这
-
回归生命的感性存在:从《牡丹亭》中几个人物的残缺性谈起
-
作者:李双芹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生命 感悟生命 牡丹亭 牡丹亭 人物 人物 残缺性 残缺性
-
描述:印证 ,共塑了一个精神残缺的人物形象。从杜宝、陈最良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情感空缺 ;而从杜丽娘追寻本真生命的历程中 ,我们看到的则是汤显祖回归感性存在的生命理想。
-
演“传奇”,再创造一个传奇:《牡丹亭》导演陈士争访谈录
-
作者:唐斯香 仄平 来源:河南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中国 中国 地方戏 地方戏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演“传奇”,再创造一个传奇:《牡丹亭》导演陈士争访谈录
-
盛会期间,“小梅花”将连演三场,黄晓佳与著名昆曲小生张军联
-
作者:暂无 来源:揭阳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郑培亮)在省第三届粤东侨博会暨市第二届特色文化节以及第九届中国(国际)揭阳玉器节期间,我市揭东县小梅花艺术团将连续献演三场,其中11日晚在揭阳楼广场,黄晓佳将与上海昆曲著名小生张军联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