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780)
期刊文章(4960)
会议论文(94)
学位论文(32)
图书(1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717)
地方风物 (49)
地方文献 (46)
非遗保护 (29)
宗教集要 (20)
才乡教育 (17)
红色文化 (7)
按年份分组
2014(5608)
2013(278)
2010(318)
2007(240)
2005(225)
2004(180)
1996(124)
1992(73)
1986(90)
1982(58)
按来源分组
咬文嚼字(140)
第一财经日报(25)
语文学习(16)
四川日报(12)
常州晚报(10)
新民周刊(4)
中国地名(3)
图书馆杂志(2)
宁夏史志研究(1)
新文学史料(1)
五渚
作者:刘信芳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策  楚国  西汉水  史记  《太平寰宇记》  江南  汉中  武昌    《水经注》 
描述:五渚为战国时楚国地名,见于《战国策·燕策》。秦召燕王,苏代约燕王曰:
女子是做的诗
作者:园静  来源:散文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箫  团扇  女子  林黛玉  西厢记  牡丹亭  菊花诗  工笔画  手持  石塔 
描述:潇湘仙子当一支洞箫幽幽鸣响,我知道已进入潇湘馆中。小径两旁,聚集了世上所有的瘦竹,袅娜的瘦竹成片成林,在瑟瑟的晨风中歌唱落英。竹叶上闪亮的颗颗露珠、均是黛玉眼中的泪。
昆曲腔格汇
作者:顾聆森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腔格  昆曲  曲牌体  唱腔  表演艺术  长生殿  昆剧  牡丹亭  唱法  工尺谱 
描述:依腔(腔格)行字”的过程。
《汉语大词典》正四则
作者:王智群  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方言大词典  《大词典》  江淮官话  语文辞典  中原官话  西南官话  包子  吴语区  牡丹亭 
描述:于1995年出版完毕的《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它涉及面广,材料详实可靠,是我们语文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之一,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正如它的前言所讲:“由于词目浩繁,时间紧迫,疏漏、错误在所难免”。笔者正
乐堂》携手《牡丹亭》
作者:李峥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李峥)实景乐《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和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近日在朱家角古镇发布,两台剧目23日、30日将分别在朱家角上演。 《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演出场地既借鉴了包豪斯
闲话“野无人渡”
作者:王瑞来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闲话  《隆平集》  人物列传  韦应物 
描述:在史书《隆平集》的人物列传中,偶尔有诗句的引用。有些读来很有意思。其中卷四《寇准传》载: 巴东有秋风亭,准析韦应物一言为二句云:“野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识者知其必大用。
《牡丹亭》译本的文化分析
作者:熊灵燕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目的论  目的论  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高度浓缩的语言  高度浓缩的语言  真正而全面的理解  真正而全面的理解 
描述: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如此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应向世界推广。 根据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将“目的”这一概念纳入翻译的理论),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主旨。翻译目的决定将要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创造出功能上充分的目的文本。在目的论中,目的文本好坏的评价标准不是等值而是充分发挥了译者想要译文发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牡丹亭》的文化翻译,看翻译目的在翻译行为中怎样影响译者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并能取得什么效果。我们发现,在不同翻译目的的指导下,《牡丹亭》两个英译本的译者在采取不同翻译策略后创造出了不同的目的文本。然而,两个目的文本都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各自的翻译目的。本文将努力研究翻译过程中的目的并介绍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本剧创作于明朝,即便是中国读者在理解文言文(尤其是其中的诗句部分)这一高度浓缩的语言上都可能有困难,外国读者就更不用说了。不可避免有许多内涵的东西因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而无法欣赏,因此,对译者而言,最关键是要让译文能在使用的环境里起到人们正好想要它起到的作用。只有这样,外国读者才能对我们伟大而灿烂的中华文化获得真正而全面的理解。
贾宝玉《春夜即事》诗新
作者:王人恩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宝玉  《红楼梦》研究  杨万里  曹雪芹  《牡丹亭》  《西厢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本草纲目  破晓时  杨诚斋 
描述:语和内容,前贤今哲已有多种阐释,为后学解读多所嘉惠。但是,客观地说,诸种解释尚有不妥之处,给人以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之感,看来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我想从解释“蟆更”一词入手,进而对全诗内容做一解说,兼对张庆善先生的有关观点提出商讨,敬请张先生和其他同志不吝赐教。
高端《牡丹亭》试南京市场
作者:暂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每张票平均要达到一千多元;年前,走高端路线的皇家粮仓版《牡丹亭》在北京有600年历史的皇家粮仓演出
乐堂》《牡丹亭》将在沪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由谭盾指导的两部实景演出《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和园林昆曲《牡丹亭》即将拉开2011年的演出季,从4月中下旬开演。谭盾的乐堂位居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旅游景区内,谭盾首次提出建筑音乐概念,即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