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张瀚池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自我意识      社会性 
描述:冲突,直指封建社会下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从其人物形象中透露出的对人性和生命的独立的思考,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立足于当下也有颇多借鉴之处。
《牡丹亭》中“情”的多重意蕴
作者:何姗 罗嗣亮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欲  情欲  情爱  情爱      个性  个性  自由  自由 
描述:,它才能超越以前的言情题材剧作,在戏曲史上划上浓重的一笔。
千回百转,乱煞年光:《牡丹亭》读祝明富
作者:祝明富  来源:求学(高分作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杜宝的严格管制之下,杜丽娘在官衙里住了三年,连自家后花园都没有到过。杜宝请了个老先生陈最良教女儿读书,一方面要利用经典教条束缚她的思想,一方面希望她将来嫁到夫家能“知书知礼,父母光辉”。杜丽娘的母亲是杜的家教的执行者,看见女儿裙子上绣的一对花、一双鸟,都少见多怪,怕引动女儿情思;听见女儿去了一趟后花园,就找丫头春香来训斥一顿。在这样严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下成长的杜丽娘本来是个十分温顺的少女,然而环境的寂寞,精神生活的空虚,使正在成长的她感到异常苦闷。所以,当陈最良企图通过诗经向她灌输“有风有化,宜室宜家”的封建教条时,她却从自己要求自由的生活愿望出发,对它作了截然不同的解释:“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后来,在春香的诱导之下,她第一次偷偷地到了后花园。
论《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的情与矛盾
作者:李聂海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情与  情与  礼法  礼法  认知  认知 
描述:实性 ,这种东西方艺术遗产正是我们推进现代文艺创作情理观的思想瑰宝。
宫泽惠:浴火凤凰
作者:周鹏程  来源:国际音乐交流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凤凰  《游园惊梦》  普通话  记者招待会  昆曲  《牡丹亭》  导演  白先勇  厌食症  光子 
描述: 尽管失去了一线红星的地位,但是视演艺为生命的宫泽惠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始终默默努力在日本乃至整个亚洲艺坛,在日剧《大胃王》和台湾电影《运转手之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惠清瘦迷人的样子。最近,她与
《牡丹亭》和《红楼梦》中情与的比较研究
作者:林柳生 郭联发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情与  情与  比较  比较  异同点  异同点 
描述:”的异同点。本文认为,《牡丹亭》和《红楼梦》中的情与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部作品的一脉相承,即《红楼梦》中的情与是《牡丹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和欲、灵和肉
《牡丹亭》情与的冲突融合
作者:杨艾明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理  情理  冲突  冲突  融合  融合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16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其人生经历了激情与消沉、梦幻与现实的思想矛盾。他在推崇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幻想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伦理典范,这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表现为人物于情、之中的变化
明清文学复习重点
作者:严冰  来源:当代电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文学  贾宝玉  封建礼教  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  杜丽娘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人物形象  《牡丹亭》 
描述:明清文学复习重点
《审音古录》和《缀白裘》中《牡丹亭》演出形态的差异
作者:刘庆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音古录  审音古录  缀白裘  缀白裘  舞台流变  舞台流变 
描述:演出流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戏班和演员从剧场效果出发经营剧目所作的努力。
《审音古录》和《缀自裘》中《牡丹亭》演出形态的差异
作者:刘庆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审音古录  缀白裘  舞台流变 
描述:演出流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戏班和演员从剧场效果出发经营剧目所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