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陈继儒的《牡丹亭题词》
-
作者:程芸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古代戏曲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中国 中国 牡丹亭题词 牡丹亭题词
-
描述:漫谈陈继儒的《牡丹亭题词》
-
论陈最良在《牡丹亭》中的结构功能
-
作者:姚昌炳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最良 陈最良 启蒙 启蒙 桥梁 桥梁 结构 结构 体悟 体悟
-
描述:陈最良在<牡丹亭>中虽然是一个小角色,却有着非常重要的结构功能.他是杜丽娘爱情的启蒙者,是柳梦梅接近杜丽娘的桥梁,是杜柳最终团圆的促成者,对推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陈国国都与墓地考
-
作者:马义龙 来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国 贵族墓地 《春秋左传注》 公元前 《太平寰宇记》 《水经注》 春秋时期 荒淫无度 《元丰九域志》 考古工作
-
描述:乱),便一蹶不振,只得朝齐暮楚,依附于楚、齐、晋之间以求生存,后被楚国所灭。虽然不久又在楚国的扶植下
-
论陈最良性格的多重性
-
作者:孙德林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最良 性格 塑造
-
描述:陈最良这一角色固然有其"冬烘"的一面,但在他立体性格中,不乏有勤奋、笃实、忠诚、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在他身上除去可憎、可恶之处外,还有让人可怜、可叹的地方,甚至还有令人可敬、可赞的方面,汤显祖笔下的陈
-
天后王菲买票看昆曲《牡丹亭》
-
作者:陈曦 来源:金陵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5月21、22日晚,昆曲标志性剧目精华版《牡丹亭》(上下本)将再次登陆南京江南剧院。精华版《牡丹亭》由著名编剧张弘据汤显祖的原剧本整理改编而成,自《肃苑》演到《回生》,在突出柳梦梅与杜丽娘的唯美爱情基础上,去冗留精,情节紧凑而主线完整。剧中除了男女主角一生一旦的精彩演绎,诸如花脸、老生和丑行人物也得
-
王喆新作牡丹亭引热捧
-
作者:暂无 来源:潮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日前,80后青年歌唱家王喆继推出《把爱带回家》、《一生守望》等优秀民歌作品后,2012年全新单曲《牡丹亭》正式在各大媒体中打榜播出,引起行业内外观众普遍关注热捧。
据王喆介绍,此次
-
王骥德《曲律》与诗学传统
-
作者:解玉峰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诗学传统 曲律 沧浪诗话 曲学 诗学批评 诗教传统 词源 严羽 牡丹亭
-
描述: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词为诗余,曲为词余。今之词曲,即古之乐府(王骥德《曲律·杂论下》)。自觉地将词曲纳入到诗的传统之下,这不仅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多少反映了词曲创作的实际,因为词曲家们本身
-
王渔洋《聊斋志异》评批述评
-
作者:周锡山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王渔洋 《池北偶谈》 《聊斋》 艺术成就 述评 人物形象 《牡丹亭》 《口技》
-
描述:王渔洋《聊斋志异》评批 述评周锡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代伟著,王渔洋是这部伟大作品的第一位评论家。“第一位”乃有三层意义:一、在时间上,渔洋是最早给以具体评论的文学家;二
-
笛王许伯遒与梅兰芳
-
作者:许国杭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兰芳 昆曲 舞台演出 三十年代 五十年代 唱腔 四十年 俞派唱法 吹奏 南柯记
-
描述:先叔许伯遒先生自幼受家庭薰陶(先叔爷友皋公能唱昆旦,喜吹笛),又天赋禀厚,十岁时已能按谱奏曲,颇有昆味。他先从名笛师方萼亭学笛,十四岁那年,在上海一次昆曲清唱中,吹奏[千
-
王仁杰剧作研讨会在泉州举行
-
作者:晓耕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仁杰剧作 研讨会 泉州 节妇吟 《牡丹亭》 《琵琶行》 福建省 上海昆剧团 古典文学 艺术形象
-
描述:王仁杰剧作研讨会在泉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