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8)
报纸(23)
图书(2)
会议论文(1)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非遗保护 (23)
历史名人 (19)
地方文献 (8)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4)
2013(3)
2009(3)
2008(7)
2006(5)
2005(1)
1997(1)
1995(5)
1991(1)
1988(1)
按来源分组
临川晚报(10)
抚州日报(5)
其它(2)
艺海(1)
中国地名(1)
语文教学通讯(1)
劳动技术教育(1)
汉中日报(1)
黄梅戏艺术(1)
中国音乐学(1)
土家族巫教音乐研究报告
作者:邓光华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家族  音乐研究  图腾崇拜    巫教  迎神赛会  长足发展  后汉书  《周礼  渊源 
描述:(音nuo)系旧时的一种迎神赛会,驱鬼逐疫活动,它渊源于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周代始被称作。据《周礼·夏官》载:“方相氏掌蒙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杨盾,帅百隶而时,以索宝殴疫。”汉代,
作者:王秋贵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说文》  迷信巫术  人牲  “时”  《春秋》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月令》  大司乐 
描述:年年敷演,岁岁如仪。
王烈“绝对”惊联
作者:暂无 来源:汉中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祥玉 清代乾隆年间,我省韩城县(今已改市)的王杰赴京参加殿试,破天荒登上状元金榜,填补了三秦大地科举无状元之空白。惹得落第的江南学士很不服气。有个傲慢的举子对王杰奚落:“你学富几车,才高几斗?”王杰低头沉默,落第者话头一转:“常言真金不怕火炼。若敢与我对句称佳,方算真状元,否则……”后边的话
中国文化
作者:张紫晨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要依据  文化现象  文化  秦汉  古籍  周礼  黄金  中原  文化丛  巫术 
描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从秦汉前中原古籍中开始的。一个主要依据,便是《周礼·夏官·司马下》中关于方相氏的记载。即“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以索室殴
——装神弄鬼七千年
作者:朱旭强 李立洪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欢节  说文解字  汉代  腊八  起源  反季节  西方  举行仪式  面具  周礼 
描述:汉代每年腊八之前举行一次“大”,每次参与的人员多达千人,可与西方的酒神节相媲美,堪称是中国式的狂欢节
洞庭湖是祭的源头
作者:胡健国  来源:艺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庭湖  源头    《周礼》  公元前  周武王  周王朝  统治 
描述: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建周。为了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制定了《周官经》,也就是后人称为的《周礼》。其夏官中有一个方相氏:
土族与文化
作者:杨伟  来源:甘肃民族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土族  中国传统文化  多元宗教  文化形态  文化现象  中原文化  《周礼》  认识 
描述:中关于“方相氏”的记载。即:“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
武丑张铭荣
作者:张万良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丑  表演艺术  嫁妹  江苏丹徒  京剧  昆剧  三岔口  演员  司马相如  刻画人物 
描述:》、《借扇》、《嫁妹》、《三岔口》、《挡马》等,其中《挡马》则是他演出最多的代表作之一。此戏张铭荣得知
周代礼考述
作者:胡新生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礼记·月令》  《周礼正义》  《风俗通义》  《东京赋》  《左传》    《东京梦华录》  《吕氏春秋·十二纪》 
描述:周代礼考述胡新生礼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摊礼大致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其演变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由礼派生的舞。戏和形形色色的面具艺术直到现代仍流传于湘、赣、桂、浙数省的少数地区
安顺地戏应属
作者:沈福馨  来源: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顺地戏    师专学报  《周礼》  面具  社会科学版  使用方  梅山教  师公戏  茅山教 
描述:安顺地戏属于戏,这似乎是不可争议的定论,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1991年8月在安顺虹山宾馆召开的“中国军研讨会”上,湖南学者将安顺地戏与湘西堂戏类比,认为地戏不具备堂戏的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