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4)
报纸(749)
会议论文(15)
图书(6)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53)
地方文献 (52)
地方风物 (13)
非遗保护 (9)
宗教集要 (8)
红色文化 (6)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539)
2013(66)
2012(106)
2010(63)
2008(61)
2007(30)
2006(25)
2000(28)
1997(21)
1996(14)
按来源分组
德州日报(116)
经济研究(2)
语文学刊(2)
科技日报(1)
党的生活(云南)(1)
中国品牌与防伪(1)
高中生之友(1)
中国新通信(1)
青年文学家(1)
当代水产(1)
名医应对温成典故
作者:黄元金  来源:健康·生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医  陈自明  达原饮  古今图书集成  高热  患者  槟榔  厚朴  草果 
描述:退,病情就会缓解,随后而愈,无任何后遗症。笔者借此兴致,收集古人经典病案,供给读者鉴赏,回味其精华。 南宋名医陈自明,于绍兴33年(1132年)春季之日,赴健康府(今南京江苏)报到应聘为医教官。此时,有个高官夫人闻讯赶来,叩拜陈教官看病。陈自明知道来者求医心切,故意环视其容颜一番,发现她面色潮红,腹部鼓胀,言语亢奋,呈急性病危的神态,即问为何得病?夫人曰:“为妻前从来安(安徽省来安县)娘家回婆家,三日后得病。先觉畏寒、发热、困倦,头及四肢肌肉疼痛难伸。已给当地医生看病。开方。服二剂药,病仍未愈,腹中月台动异常,特来请求陈教官救治。”陈自明听完对方陈述,谨慎地为她把脉,发觉脉象弦滑、浮数。经过问话,得知这位高官夫人前从来安到南京,一路冒着浓浓的林中云雾,受尽瘴疠沾染才患病。遂开麻黄6克(后下)、桂枝5克、薄荷9克(后下)、槟榔15克、苍术9克、草果9克、厚朴6克,目的疏解邪气。
最是一年好处:怎样写春节
作者:王泽才  来源: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节  优秀作文  中国人  生动形象  《元日》  传统节日  小朋友  王安石 
描述:作文,如果你注意了以下四点,再读一读后面关于春节的优秀作文,你就会写这类作文了。
《周礼正义》(官第8册)校对商榷
作者:汪少华 颜春峰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8册存在校对漏误93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校语失考;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同而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脱文,衍文,倒文,出处错误);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
王有年院长在延庆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产业发展培训班上作专题报告
作者:暂无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市型现代农业的起源;二、
福建宁德培育茶叶品牌发展富民产业■陈道兴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贸易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福建宁德是著名的茶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产业在宁德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茶业发展关系全市三分之一的人口,70%农户的生计。2009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88.53万亩,茶叶总量
产业创新促经济转型 本报记者 孙世芳 刘 麟 王
作者:孙世芳   王小伟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压题图片 常德城市新貌。(资料图片) 提到湖南省常德市,让人想到山水的绮丽和清秀,让人想到谷丰鱼肥的鱼米之乡。走进今天的常德,千年农耕文明与新型工业文明的交融,让人们看到了一座清山秀水间的工业新城。 从“制造”到“智造” 在宽敞、明亮的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装车间,40台新纺机正
“小木耳”做成大品牌 蛟河黄松甸木耳产业形成集聚效应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毕玮琳)蛟河市黄松甸镇是著名的“中国黑木耳之乡”,但在产业培育初期,当地人靠的却是一副肩膀两条腿,背着木耳找市场,而今黄松甸依托万亩基地的集聚效应,把“小木耳”做成了供不应求的大品牌
变身﹃有机﹄的黑木耳——蛟河市黄松甸镇特产业再升级记事
作者:纪英俊 张力军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月下旬的一天,记者在蛟河市黄松甸镇花园村老党员迟金家,见到了正在一边看着大伙做木耳袋,一边听这位“灵芝老人”谈提高黑木耳质量想法的村支书孙旭。 “我们的木耳应该从量变到质变了。”孙旭说。 “今年全镇人工栽培黑木耳发展到2.3亿袋,尽管黄松甸镇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但随着
黄松甸镇采取园区+市场+展洽会的模式,壮大食用菌产业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产品展示暨经贸洽谈会。全镇全年收获黑木耳1.7亿袋,木灵芝及其他菇类 900万袋。仅食用菌一项产业就实现
搬进新家园 开启新生活 ——九院入驻永丰产业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图为九院新厂房里引进的先进生产线 张磊 摄 初夏的北京,阳光和煦。从京西永丰路一路向北,不远处的百旺山清晰可见。远远地,就能看到“航天电子”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的“新家”——九院永丰产业基地。 对于九院员工而言,自2003年至今,隔几年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