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44)
报纸(1100)
图书(77)
学位论文(38)
会议论文(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32)
地方文献 (340)
红色文化 (108)
地方风物 (38)
宗教集要 (23)
才乡教育 (20)
非遗保护 (16)
按年份分组
2014(442)
2011(285)
2007(143)
1995(48)
1994(53)
1985(29)
1984(46)
1982(34)
1981(30)
1980(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9)
人民日报(106)
经济日报(32)
羊城晚报(17)
近代史研究(13)
老同志之友(3)
工人出版社(2)
广东党史(2)
普宁党史资料(1)
战地(1)
尤伦斯夫妇藏曾巩《局多暇帖》疑点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尤伦斯夫妇藏曾巩《局多暇帖》疑点
千古兴亡多少 漫嗟荣辱:以王安石《金陵怀古》看怀古诗特点
作者:饶沁茹  来源: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怀古诗  王安石  历史人物  怀古词  金陵  托古讽今  赤壁怀古  历史与现实  古今对比  思想感情 
描述: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千古兴亡多少,漫嗟荣辱:以王安石《金陵怀古》看怀古诗特点
作者:饶沁茹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人才供应是人力资源总监的头等:访当当网人事行政副总裁陈宁
作者:乔耀东  来源:新人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提供满足转型后公司岗位需求的员工,这关系着公司转型的成败。而这樣的难题处于新型领域的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更是深有体会。例如电子商务、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对于这些行业的发展前景,政府以及企业界普遍看好,并对它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但是与此相对的人才供应方面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高校在这些方面开设的专业很少,远不足以满足上述企业的需求。据专家介绍,2012年在继之前农民工用工荒之后,高端人才供应不足也逐渐凸显,社会整体人才供应市场将曾倒“U”字形状况,低端以及中高端紧缺而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在如此紧张的人才供给局势下,曾有公司的经营者告诉人力资源总监,你的工作重点就是招聘,一切的工作都应该围绕着招聘工作展开。但是在人才紧张的当下环境中,要保证人才链供应通道的畅通,是否只能通过不断的招人来实现呢?近日,就此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当当网的人事行政副总裁陈宁。
论汤显祖《紫?》和《南柯》的思想性
作者:侯外庐  来源: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汤显祖《紫?》和《南柯》的思想性
《南柯》《邯郸》思想倾向辨
作者:刘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南柯  思想倾向  卢生  反封建意义  四梦  枕中  权贵  张居正 
描述:
自明医学全书
作者:胡国臣总 盛维忠  来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医药学  中国  宋代 
描述:自明医学全书
用光研究
作者:郑美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用光  桐城派  诗歌  散文 
描述:又尽奇势。再次,作为桐城派文学在江西传播的典型个案,用光文学的创新性就体现在他身兼新城与桐城两地的古文传统,其诗文极具地域性特色。最后,用光对桐城派在江西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及拥有不可替代
瓘研究
作者:郭志安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日录  四明尊尧集  合浦尊尧集 
描述:展中,瓘主要是以台谏官的身份先后同章惇、曾布、蔡卞、蔡京等人展开了不懈的抗争,其仕途因此而颇受压制。尤其是到徽宗朝,瓘更是被纳入“元祐党籍”和编管于台州等多处贬所,直至最终卒于楚州。
白沙的历史世界
作者:廖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理  良知  皇权  理学  心学  方孝孺  朱棣  吴与弼  献章 
描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志,重新梳理明代思想,产生了哲学与史学二流中分的局面。笔者则继史家之笔,欲重述明初思想史。元末明初,士大夫多不知大体,味于春秋大义,故往往视旧朝为正统,新朝为叛逆。故有方孝孺力持正统之论,恢复理学之旧观。然不久靖难祸起,燕王以边境藩王,拥兵篡夺帝位,方孝孺竟以身殉道,捍卫天理。成祖即位后,即以旧臣修纂《永乐大典》和《四书》、《五经》、《性理》三部大全,目的在于彰显文治,证明道统与正统为一。多数士大夫则不为其动,或于朝廷力持清议,或于民间讲道守身,皆以天理为依归。后有学者,以此为归,躬身践履,以成心学。心学为何,良知而已,知善知恶,即为天理。晚明诸儒,则以入朝为荣,先为世宗,主持议礼,后请神宗从祀阳明。从朝廷转向民间,从民间重归朝廷,此为一轮回。虽明亡清灭,轮回也未结束。只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