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取真经 立志展宏图——抚州师专学报编辑部在上海师大召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师专 学报编辑部 座谈会 文摘 王安石 办好学报 学报质量 高校文科学报 抚河 上海师范大学
-
描述:为了改革、搞活,提高学报质量,五月九日上午,抚州师专学报编辑部两同志,从抚河之滨,千里迢迢,专程到上海师范大学,邀请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编辑部姜方昆主任、三位编辑、及其他有关同志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关于办好学报的意见和建议。
-
漫话我国元旦
-
作者:鲁桥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元纪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辛亥革命 天象记录 孙中山 王安石 萧子云 陈献章 西汉时期 正式规定
-
描述:漫话我国元旦
-
《火烧云》的 删、改、增
-
作者:丁忠荣 王素梅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修改 编者 作家 传说 佳作 课本 春风 原文 入选
-
描述: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是的,一篇佳作的问世,必定经过作家的千锤百炼、反复揣摩、认真修改。传说,王安石作“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时,其中的“绿”经五次修改才定下来。《火烧云》在入选课本
-
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
作者:沈松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党争 创作主体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 西昆体 公体 生命意识 参政主体 新旧党争
-
描述: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
咏史题同 立意各异——三首同题咏史诗之比较
-
作者:傅望华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立意 乌江 项羽 议论抒情 江东 李清照 王安石 杜牧 写作
-
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的,同一事件、同一现象,作者所选取的角度不一样,所处的时代与处境不同,写作目的不同,写出来的作品立意也就迥然不同。西楚霸王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给人们的教育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感慨万端,议论抒情,借以抒发心中的块
-
《读〈孟尝君传〉》备课札记
-
作者:赵彩琴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治国安邦 备课 政治家 概念 教学用书 驳论文 狭隘 谋略
-
描述:干的人。
-
【迁移训练】(六)
-
作者:余中云 来源:语文世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迁移训练 欧阳修 柳宗元 中书省 “见”字 王安石 “以”字 刘禹锡 铭志 立言者
-
描述:【迁移训练】(六)
-
古诗语言学习札记——几种改变词语原义的修辞格
-
作者:王政白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 词语 白居易 古诗 原义 借喻 修辞手法 白发 王安石 事物
-
描述:的修辞格,在运用时,有关词语的本来意义,却由于修辞而改变了。如“田原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干戈”的原义是两种武器,即
-
某启与某记
-
作者:亦之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名字 作文 姓名 文集 褒禅山 古代文化 起稿 匿名信
-
描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末有“临卅王某记”,课本注云: [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
说“送”
-
作者:黎莎 来源:统计与预测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送” “将” 打得落花流水 社会风气 无产阶级革命家 记者招待会 《水浒》 王安石 君子之交 周恩来
-
描述:孟姜女千里迢迢给丈夫送寒衣,送的是妻子的爱;长征路上周恩来把自己的毛毯送给朱总司令御寒,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的心;兰考十万群众送他们的好书记焦裕禄,送的是一座高高的碑……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多少“送”的佳话。然而,“送”也有另外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