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识袁枚是此传:读王英志《袁枚评传》
作者:许伯卿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枚研究  《评传》  王英志  思想学术  性灵说  《随园食单》  批评家  学术研究  论诗绝句  沈德潜 
描述:孜孜 ,耕耘于“随园”,硕果累累 ,《评传》的诞生可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王先生最早选择袁枚作为研究对象 ,现在又由他来为袁枚研究贡献上一个空前的丰收 ;因为有了这部《评传》,两个世纪前的乾嘉诗坛盟主、反传统又反潮流的思想健将袁枚 ,仍能具体而微、血肉丰满地活动在我们面前。通览《评传》,至少有以下
宋代老子学“以佛《老》”析論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学术年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老子学  以佛  苏辙  王雱  葛长庚 
描述:宋代老子学“以佛《老》”析論
以儒庄:王安石学派的庄子学阐释
作者:李波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儒  庄子  王安石  儒学化  Zhung  Zi  Wang  Anshi  Confucianism 
描述:王安石学派是庄学史上特有的治<庄>群体.此派自觉地以王安石为宗,并在王安石庄子学思想的基础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儒学化特色.他们彻底消解了庄子与儒家的对立,将庄子思想颠覆,使儒道二家合二为一.这种以儒
包恢及其《敝帚稿略》的心学倾向考论
作者:陈忻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恢  《敝帚稿略》  心学倾向 
描述:本文从“立心为本,为学求源”、“注重践履,反对支离之学”、“家学偏陆,推尊象山”三个方面入手,对包恢及其《敝帚稿略》的心学倾向作了较全面的考察。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包恢及其《敝帚稿略》与陆氏心学
四书五经融通视域下的罗汝芳心学易学
作者:张沛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易学  融通  生生  乾坤   
描述:打通、彼此开放的四书五经基础上的一体圆融之学。由是,近溪之论《易》多与其它经典相联,其易学亦呈现出不拘一格的浑融气象。
情即理:阳明心学对《牡丹亭》情理关系的影响
作者:丁芳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 
描述:成的哲学转向深有关系。心学主张本心至善,反对视理与气为对立存在的两物,以致客观上为"恶"的存在提供论证。在心学学者看来,未迁于外物、发乎本心的真情、深情即是纯善的,情与理乃"为物不二"的关系,情即理
陈白沙的历史世界
作者:廖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理  良知  皇权  理学  心学  方孝孺  朱棣  吴与弼  陈献章 
描述:道统与正统为一。多数士大夫则不为其动,或于朝廷力持清议,或于民间讲道守身,皆以天理为依归。后有学者,以此为归,躬身践履,以成心学心学为何,良知而已,知善知恶,即为天理。晚明诸儒,则以入朝为荣,先为
宁波文化研究会缘起
作者:钱念文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宁波文化  研究会  清代史学  河姆渡  “宁波帮”  浙东文化  人大常委  宁波市  心学  王应麟 
描述:四明山峦,郁郁葱葱;河姆渡口,源远流长.稻谷青瓷,寰字传扬;唐宋以降,商通远洋.庆历、淳熙,建书院于草味;乐发(黄震)、深宁(王应麟),吐儒林之馨香.阳明心学,拓一代之心胸;梨洲《待访》,破长夜
清初江西三大学派岐同述略
作者:胡迎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禧  三大学派  同述  江西  禅学  易堂九子  心学  江右  穷理  罗汝芳 
描述:、“气节”“有声于天下”。弄清三家学术岐
王安石的唯物主义的心理学思想
作者:燕国材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主义  心理学思想  王安石  哲学家  政治改革  心学  北宋  宋哲宗  宋真宗  临川 
描述: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生于公元1021年(宋真宗天禧五年),卒于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王安石所生活的时代,正是理学、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