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教学引导五法
-
作者:邓金艳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培养学生 诗歌教学 引导学生 古诗 五法 诗言志 课程理念 语言文字 王安石 丰富想象
-
描述: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诗学素养。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
略论宋代市易法
-
作者:方宝璋 来源:商业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市易法 王安石变法 权力寻租
-
描述:宋代王安石变法中实施市易法的初衷是平物价、抑兼并,并通过赢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在具体推行中封建政府垄断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丧失,权力寻租应运而生,高成本运作使市易务亏本经营,最终将成本积累
-
徐春法的诗(2首)
-
作者:徐春法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地 农民 收割机 麦子 记忆 老人 麦茬 田野 金黄 磨刀
-
描述:~~
-
李觏法哲学思想分析
-
作者:赖井洋 来源:当代检察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哲学思想 法哲学思想 思想分析 思想分析 李觏 李觏 法的起源 法的起源 法与道德 法与道德 法与社会 法与社会 北宋初期 北宋初期 思想家 思想家
-
描述:中国法哲学思想历史久远,各时期思想家都从各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对法的起源、本质与作用,法与道德,法与社会,法与人性等论题。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北宋初期的思想家李觏(1009—1059
-
王安石经济变法新探——以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
-
作者:李金水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农田水利法 农田水利法 经济变法 经济变法 均输法 均输法 青苗法 青苗法 免役法 免役法
-
描述:,是农田水利法取得较好成果的原因。 第四章《论免役法的制度变迁》。北宋时期,职役具有国家采用强制手段将财政支出的部分成本转移给民户的财政属性。熙宁以前,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扩大应役面和通过利益交换
-
“胡连会”破冰“胡吴会”多赢
-
作者:暂无 来源:华兴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胡连会”达成“五项愿景”,成为两岸关系的转折点;3年后的今天,“胡吴会”旨在延续“胡连会”为两岸执政
-
胡连会破冰 胡吴会多赢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年前“连胡会”达成“五项愿景”,成为两岸关系的转折点;3年后的今天,“吴胡会”旨在延续“连胡会”为两岸执
-
胡连会破冰 胡吴会多赢
-
作者:常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胡连会破冰 胡吴会多赢
-
春节应有年味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读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有感
育才小学 五(5)班 刘润雨
今天,我读了刘绍棠先生的《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他的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升温,一天比一天红火,直到年根下。腊月初一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熟晾脆后,一家人团团围坐,
-
“何择”应训为“何异”
-
作者:朱千波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文理 讲通 中学语文教材 朱熹 训释 集注》 引申义 吕氏春秋 课本
-
描述:为“异(不同)、别(区别)”,“牛羊何择焉”即“牛羊和有什么不同呢?”宋朝朱熹注此句曰:“择,犹分也。牛羊皆无罪,何所分别,而以羊易牛乎?” (见《孟子集注》),朱说十分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