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19)
期刊文章(722)
学位论文(22)
图书(14)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80)
地方文献 (43)
红色文化 (17)
宗教集要 (16)
才乡教育 (10)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8)
按年份分组
2014(243)
2012(116)
2011(178)
2010(109)
2009(122)
2007(78)
2002(20)
2001(17)
1985(16)
1982(15)
按来源分组
经济日报(28)
青岛晚报(7)
第一财经日报(5)
工人出版社(2)
文艺生活(1)
新闻知识(1)
保山日报(1)
江阴日报(1)
卫星与网络(1)
五环明星(羽毛球)(1)
景中情 情中理——晏殊《浣溪沙》浅析
作者:王健龙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化虚为实  夕阳  回忆  情感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于平淡中深度,于景象中人物——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欣赏
作者:乐群  来源:中学语文(初中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于平淡中深度,于景象中人物——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欣赏
世远莫其面,觇文辄其心——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看
作者:赵渭绒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理论  戏剧理论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虚实手法  虚实手法  情论  情论 
描述: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他们生活年代的相近且都逝世于公元1616年,这种巧合进而激发了学者的研究热情.然而两者的可比性并非由于以上原因,而是因为其创作在题材的借用、对情的彰显及其虚实手法的运用三方面的相似.
李琼媚下月汤显祖大剧院个唱抚州歌手之先河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由市文化局主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市汤显祖采茶歌舞剧院承办的李琼媚个人演唱会11月12日在市汤显祖大剧院举行。这是抚州歌手有史以来首次推出大型个人演唱会。据了解,李琼媚个人演唱会伴奏乐队由上海轻音乐团和上海爱乐乐团45人组成。 记者昨日采访了李琼媚,据她介绍,个人演唱
筚路蓝缕,前人之所未——谈王应麟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和成就
作者:布仁图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困学纪闻  文献学家  考史  《玉海》  筚路蓝缕  郊赦  图书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  冠盖里 
描述:、义据湛深的整理旧学的方式与方法,悉不能超越宋代学者治学的范围,并且每门学问的讲求,都已由宋代学者创辟了途径,准备了条件。宋代学者这种功绩,应该在中国学术史上大书特书,而不容忽视或湮没的。”①王应麟正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众多优秀史学家及文献学家的一位代表。然而学术界有关其人其事的研究,
本寂梵音远集景色佳
作者:暂无 来源:瑞安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编纂《千年古刹本寂寺》一书的过程中,笔者惊奇地发现寺藏的弘一法师和蒲华的书法真迹,赵朴初题写寺匾的和苏渊雷对联的手迹。2009年初,笔者又与黄裕智、端木镐等三人再访本寂寺,对文物进行考证。发现一掬泉的原泉眼犹在;原址扩建的藤萝古井,在挖淤泥时,其井旁还出土十六罗汉石刻头像念珠和石烛台;还发现传一师
武汉启动计算“黄鹤白云”计划
作者:王云鹤  来源:人民邮电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12月13日,武汉市正式启动计算“黄鹤白云”计划,发布首批计算示范项目,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申报的“中国电信武汉中心”等16个项目为“武汉市黄鹤白云计划第一批计算示范项目”。 武汉副市长
刘绍勇年内“牵手”马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绍勇年内“牵手”马 东航欲借支付宝摆脱为代理打工的被动局面   商报讯(记者 罗添)年初便发出约见马邀请的东航董事长刘绍勇终于要实现和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方面合作的设想了。昨日
除了马,刘绍勇还可以见见谁?
作者:暂无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除了马,刘绍勇还可以见见谁?
王安石:一意孤行,过于自信许倬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电网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没有朋友,没有人规劝,后果就是没办法找到真正肯替国家、替他做事情的有用的部下。领袖太强,手下一定不太强。最好是自己很强,但要谦虚一点,承认别人的长处。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仁宗嘉祐三年上万言书,主张变法,但未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