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064)
报纸(731)
学位论文(210)
图书(159)
会议论文(5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52)
地方文献 (100)
才乡教育 (21)
宗教集要 (19)
地方风物 (14)
文化溯源 (5)
非遗保护 (5)
红色文化 (4)
按年份分组
2012(575)
2011(567)
2009(481)
2006(369)
2005(284)
2003(279)
2002(242)
1999(228)
1983(117)
1957(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99)
语文教学通讯(42)
文学遗产(37)
小学教学研究(14)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7)
考试(高考 语文版)(5)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2)
今日南国(1)
中国医疗保险(1)
儒学的变古
作者:冯小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教育哲学  儒学 
描述:清代经学史家皮锡瑞《经学历史》把北宋庆历之际的儒学发展称为传统儒学的“变古”期,也就是汉唐经学经过宋人的“变古”而发展为新的宋学义理的时期。本文认为,从汉唐经学的衰落到宋学义理的建立,中间有一个长期以来被人忽视的重要的思想环节,这就是当时统治思想学术,“横行于世者六十年”... >> 详细
《唐百家诗选》研究
作者:徐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唐百家诗选》  唐诗选本  宋人选唐诗 
描述:分别加一辨析。 第四章,不选李白等八大家原因分析及其在唐诗选本承传中的关系。具体分析选本不选李白等八大家诗人的原因,并将选本置于唐诗选本发展史中,考察其对唐人选唐诗的继承及对后世唐诗选本的影响。
张九成《孟子传》研究
作者:于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九成  《孟子传》  孟学思想  王安石 
描述: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三章,探讨张九成孟学中的政治思想。《孟子传》通论治法,其中隐藏着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张九成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的法度、学术不正和用人不当,最终导致变法的失败,所以借注解《孟子》,对王安石
论熙宁变法和宋辽划界
作者:郭洪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宋辽划界  王安石 
描述:被后世王朝所接受,被正史所认可。直到近代,才有人为王安石变法平反,如:清人蔡上翔,近代的梁启超等,都从感性的角度为王安石作了一番争辩。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宋辽划界”与“熙宁变法”的关系;在划界
《庐陵学案》研究
作者:方南波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庐陵学案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描述: 本文选取《庐陵学案》为个案,进行学术思想的研究。首先在对宋学兴起作了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接着由点到线,以王安石之新学与苏轼之蜀学为核心,探讨了庐陵学术的发展与创新
北宋新学学派研究
作者:耿纪平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文学  新学  王安石 
描述:北宋新学学派研究
熙宁兴学研究
作者:吴小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兴学  熙丰变法  中国古代教育 
描述:北宋中期,在王安石主导和宋神宗支持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兴学运动,史称“熙宁兴学”。这一次兴学运动在熙丰变法时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它在教育制度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不仅对当时的社会
北宋熙宁、元丰兴学运动
作者:曹继英  来源: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兴学运动 
描述:王安石从“、养、取、任”四个方面,对人才的培养、管理、选拔和使用提出了见解,并于熙宁元丰年间变法时付诸实践,培养了一批“德、才、言、事”四方面合格的有用人才,对推动变法起了积极作用。王安石的教育
荆公评韩新论
作者:谷曙光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韩愈  评价 
描述:荆公评韩应首先考察荆公对韩愈的总体评价,而重点则是对荆公评韩言论里聚讼纷纭的《韩子》诗作新诠评。荆公评韩的更大意义在于深入挖掘褒贬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从而揭示出荆公评介韩愈在整个宋代韩学研究史上有关捩作用。
《明妃曲》“泪湿春风鬓脚垂”试解
作者:许隽超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春风沾泪 
描述:前辈学者对“泪湿春风鬓脚垂”七字多有阐释。如果试以“春风”为切入点作解,“春风”其实并不能等同于“春风面”。“泪湿春风”是写昭君泪流之多,展现了诗人奇妙的艺术构思。“鬓脚垂”与“泪湿春风”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解读这一名句提供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