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868)
学位论文
(57)
会议论文
(22)
图书
(21)
报纸
(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38)
才乡教育
(44)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3
(46)
2011
(53)
2010
(41)
2008
(31)
2007
(43)
2006
(38)
2005
(34)
2003
(31)
2000
(22)
1999
(58)
按来源分组
其它
(82)
江西社会科学
(22)
孔子研究
(19)
周易研究
(6)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1)
理论导刊
(1)
相关搜索词
陆九渊
易学
体用
六经注我
江西省
本心
真理
圣贤
周易
《孟子》
心学
理论形态
天人同一
哲学体系
“格物”
主体异化
易简工夫
一分为二
义利之辨
哲学
去功利化
九卦之序
照眼
儒家
现代
区别
程颢
明代
古代哲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九渊“心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938
条
陆九渊
的伦理思想
作者:
温克勤
来源:
研究与实践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学
历史
中国
描述:
陆九渊
的伦理思想
陆九渊
与神学
作者:
焦克明
来源:
争鸣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陆九渊
与神学
论
陆九渊
学派
作者:
王煜
来源:
伦理学研究(台湾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论
陆九渊
学派
汤显祖的“情至说”
作者:
钟芳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至说
情至说
生生之仁
生生之仁
心学
心学
情感解放
情感解放
描述:
的强大力量,最终实现上下和谐、人人相亲的“有情之世界”。汤显祖提到的“情”“理”之辩,都是与达观禅师讨论佛理而发。汤显祖的“情”,是一种“贵生”之“情”,也就是说,它不仅包含有个人喜怒哀乐之私“情”,还包含着“贵天下之生”的公“情”。对汤显祖来说,忘“情”即意味着忘世,这对汤显祖来说则无法做到, 因而终其一生都为情所苦,无法解脱。汤显祖重“情”,却否认纵欲。作为一位儒家的知识分子,汤显祖对“礼”的看法是存在矛盾的,他认为不能以“礼”害“情”,又不想或者不能公开彻底地反对。公安派的“性灵说”,与冯梦龙的“情教说”从不同的角度,对“情至说”进行了发挥,它们共同构成了晚明情感解放的大潮。
李绂与陆王
心学
作者:
李帆
来源:
清史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陆王
心学
躬行实践
陆
王学统
描述:
"陆、王学者第一重镇"。
阳明
心学
与汤显祖的言情说
作者:
左东岭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生生之仁
生生之仁
言情说
言情说
阳明
心学
阳明
心学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
從而得出了有別於前人的學術結論。
论包恢的诗歌理论及其理学底蕴
作者:
石明庆
王素丽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恢
诗学
心学
理学
陆学
描述:
包恢提倡自然淡泊的诗歌审美风格和境界,主张天籁自鸣的创作态度,这需要诗人的渐修和顿悟。包恢诗学思想的这些观点是建立在他的
心学
为主,并综合朱陆的理学思想基础上的。在这个意义上,他成为宋代理学思潮对诗学
《明儒学案》以〈崇仁学案〉为卷首之意义之衡定:从吴与弼「心
作者:
许惠敏
来源:
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理学
心学
持敬
读书
描述:
此一关系,导致吴与弼本身思想在論断上发生歧異,且由此,对於明初理学如何影响明代
心学
之研究亦莫衷一是。故笔者此文即是试图通过对吴与弼思想本身作一厘清,以进一步探讨他对陈献章思想的影响,并由此确立了
试论王应麟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成就
作者:
钱志熙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尊德性
道问学
心学
文献学
描述:
写作上的独特贡献对于清代考据与辞章的合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全面探讨.
南宋陆学
作者:
崔大华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哲学思想
陆九渊
描述:
南宋陆学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