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28)
报纸(183)
会议论文(8)
图书(8)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3)
地方风物 (28)
地方文献 (19)
宗教集要 (12)
红色文化 (4)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7)
2010(30)
2009(23)
2008(26)
2005(54)
2004(47)
1991(7)
1987(7)
1982(6)
1981(4)
按来源分组
蚕桑茶叶通讯(2)
河南科技报(1)
可乐(1)
国际航空(1)
北京农业·实用技术(1)
北京农业(1)
科学种养(1)
吉林林业科技(1)
福建农业科技(1)
福建茶叶(1)
坂东玉三郎和昆曲艺术的世价值
作者:郑培凯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日本歌舞伎  昆曲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  舞台演出  演员  离魂 
描述:一中国传统戏曲的作者一般都是文人,拍曲填词,以锦绣文章编出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可是表演的人,往往不是来自社会上层,而是出身低贱的职业演员,经常在上层精英社会的娱乐场合演出。明清以来,家乐的传
中途搭客廉洁自持嘉奖司机王益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南周刊 年份:194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途搭客廉洁自持嘉奖司机王益
有机更新保护旧城精益求精开发新区大安区人民政府区长黄麟
作者:暂无 来源:自贡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随市党政考察团赴杭州、东莞等发达城市学习考察,时间虽短,旅途匆忙,但收获很大。杭州对城市精神的把握、对城市品牌的解读、对城市规划的尊重和城市管理的有序,东莞对城市发展的反思、城市景观的打造和城市干道的提升,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尤其是他们在旧城更新改造、新区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理念、思路、智慧
变身﹃有机﹄的黑木耳——蛟河市黄松甸镇特产业再升级记事
作者:纪英俊 张力军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月下旬的一天,记者在蛟河市黄松甸镇花园村老党员迟金家,见到了正在一边看着大伙做木耳袋,一边听这位“灵芝老人”谈提高黑木耳质量想法的村支书孙旭。 “我们的木耳应该从量变到质变了。”孙旭说。 “今年全镇人工栽培黑木耳发展到2.3亿袋,尽管黄松甸镇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但随着
教育应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作者:李惠娟 邹正  来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  案例  森林  树木  课堂教学  2009年 
描述:,听课是一种享受!对学生而言,上课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启迪。对授课者而言,教师讲课绝不是照本宣科。
古“”字有凭义:兼谈“轼而望之”
作者:孙雍长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郑玄注  玉篇  楚辞  彝器  下视  旧读  周礼  回风  高台 
描述:古"冯"字有义。《广雅·释言》:"冯、也。"《玉篇》马部:"冯,乘也,也。"《周礼·春官宗伯》"冯相氏",郑玄注:"冯,乘也;相,视也。世高台以视天文之次序。"《楚辞·九章·悲回风》:"冯
最先峰人/何源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大公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最先峰人/何源
王安石《飞来峰》诗小考
作者:沈衣食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王安石  舍利塔  《西湖志》  灵隐寺  杭州  天竺  石莲花  古代诗歌  咸淳临安志 
描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对王安石的这首《飞来峰》诗,注家们对诗所咏何处,历来争议颇大,以致于对诗的内容和创作时代造成一些曲解。
滕王阁有感
作者:卢苇  来源:新一代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滕王阁  汤显祖  牡丹亭  风流人物  戏剧  自建  文学创作  公差  黄鹤楼  剧作家 
描述:因公差至南昌,闲暇日滕王阁,立足顶楼,放眼四野,碧空如洗,赣水飞练,吟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限感慨立刻涌上心头。滕王阁自建成于世,1300多年间虽迭兴迭废,但终因其形胜、景异
设计·生活:张达
作者:张达利  来源:山东美术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平面设计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描述:设计·生活:张达